關鍵字:新型冠狀病毒
-
中港澳旅遊史暫緩捐血28天 醫護人員挽袖解血荒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48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民眾盡量避免到人群聚集地方,加上天氣寒冷,使捐血人數下降,花蓮捐血站尤其缺乏O型血。18日上午10時,花蓮慈院副院長吳彬安,透過全院廣播系統,邀約醫院同仁、志工與民眾一起發揮大愛精神,挽袖捐血。吳彬安表示,全臺灣防疫的同時,花蓮慈院同仁愛心不落人後,一起來響應捐血活動。 -
恐慌對防疫無用! 破解武漢肺炎流言4大迷思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811不少民眾都還是認為出門都要戴醫用口罩,騎機車也是。衛生教育時約有一半的民眾戴著口罩,但問其流感流行時會不會這樣一直戴著口罩,大多數民眾回答不會。 -
【圖解知識】病毒之王蝙蝠帶病毒不發病 全靠5大絕招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8205病毒雖然厲害,但它無法靠自己繁殖,需要1個宿主才能繁衍後代,而蝙蝠就是病毒的最佳宿主。事實上蝙蝠身上攜帶並傳播許多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且這些病毒都可以人畜共通,如: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SARS及新型冠狀病毒,這次就來探討蝙蝠為何能在這麼多病毒的情況下,仍能存活的原因。 -
【圖解知識】冠狀病毒為何可怕? 從病毒進化史探究竟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2951人類自己也有免疫系統,像一支軍隊般對抗入侵的病毒,而沒看過SARS的免疫系統開始發出抗體攻擊;但抗體與SARS不吻合的關係,無法有效對抗病毒,就開始高速運轉來進行攻擊,於是造成人類會有高燒、咳嗽與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後呼吸衰竭,最後雖然已驅逐掉病毒,但也讓人體受到傷害、甚至死亡。在醫學上這樣的現象有專有名詞,叫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 -
在家做運動提升免疫力 3招鍛鍊身體不讓病毒入侵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6568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含勞務、家務、交通及休閒活動等)不足為全球死亡前10大危險因子,約有21%~25%乳癌及結腸癌、27%糖尿病及30%缺血性心臟病,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對此,國民健康署提供居家適度運動的3個妙招,讓您在室內也能鍛鍊好身體,提升自我防疫能力。 -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 重症病例創近5年新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79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去年10月至今年2月10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914例,為近5年新高;進一步分析本季重症者,65歲以上占43%,其次為50至64歲占32%。98%重症病例並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近8成具有慢性病史,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累計75例,99%病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
中研院攜手學研界抗COVID-19 最快3至6個月研發快篩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632019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想及早找出解決之道。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今(13)日召開「國內學研單位COVID-19合作平台」會議,並於會中倡議開放科學(open science)的精神,以利學研單位共享研究材料、研究資訊,及智財成果。分進合擊不僅能加速研發進度,更可以多重驗證由不同研究團隊研發出的成果。 -
WHO將新冠肺炎正名COVID-19 其英文數字代表這意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6譚德塞解釋了新名稱COVID-19的由來,由代表冠狀(corona)的CO、代表病毒(virus)的VI和代表疾病(disease)的D組成,19則代表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