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醫材
-
醫療器材管理法三讀 低風險醫材採電子化登錄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710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吳秀梅表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及全球高齡化世代的來臨,對於醫療器材的需求量大增,致使醫療器材產業蓬勃發展,為順應國際潮流,配合我國5+2政策方案及新南向政策,制定《醫療器材管理法》,將為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邁入國際開啟嶄新的扉頁。 -
鼻腔止血醫材推陳出新 讓鼻塞手術告別酷刑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672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琮瑋表示,常見鼻病包括過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國內約3至4成過敏性鼻炎患者,受基因、過敏體質影響,常因接觸或食入環境中的各種過敏原,出現鼻塞、流鼻水和打噴嚏症狀,隨時間一久,黏膜容易水腫,鼻塞更嚴重;慢性鼻炎患者主要是因受環境空汙長期侵害或頻繁感冒,鼻部內下鼻甲的鼻肉組織慢慢肥大,進而導致慢性發炎和呼吸道堵塞症狀。 -
你用的手術耗材是幾手貨? 媒體揭發醫界秘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自費醫材收費標準由各醫院自訂並呈報地方主管機關核定,非健保給付範圍。而健保自費比價網為落實資訊公開而建置的平台,相關訊息皆由各院所自行上網登載,醫材仿單上若清楚寫明「1次性使用」,各院所就應該遵循。 -
奈米科技跨領域結合 提升台灣生醫產業競爭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622奈米科技應用於生醫領域,是當今全球熱門的研究議題,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目標,從技術研發進展到生醫應用,是最重要但也最困難的最後一哩路,成功大學在教育部資助2億元經費下設立「奈米醫學研究中心」,8月23日正式揭牌。宣告將提升未來生醫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引領台灣醫學產業發展。 -
斷指接回拿筷子都成問題 創新醫材防肌腱沾黏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92水電技師林先生使用電鋸時,不小心受傷,左手四指神經、血管、肌腱斷裂,手術重新接回神經、血管及肌腱,傷口順利癒合。但術後快3個月,努力復健,手指仍然僵硬,無法完全握拳,連吃飯都無法拿筷子,原因就在於肌腱沾黏,在醫師建議下,林先生接受肌腱鬆解與關節鬆解二次手術,並使用相關預防沾黏的醫材,1個多月後手指活 -
台灣首屆醫療科技展登場 期許讓世界走進台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61總統蔡英文前往開幕剪綵,並勉勵台灣的醫療健康產業走出國際,讓全世界更多人看到。首次醫療科技展中,有來自世界各地超過76個國家的專業人士親自來台觀展,還有美國、印度、大陸、日本、泰國等專業人士組團前來探勘合作,以及26位駐台代表參與。 -
「Taiwan Healthcare +」平台 產官攜手進軍國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陳建仁副總統親自向與會的加拿大、以色列、韓國、盧森堡、馬來西亞、荷蘭、法國等駐台商貿代表推薦「Taiwan Healthcare +」平台,期待台灣優質的醫療技術、經驗和知識得以無私對國際分享,幫助台灣生技醫療產業鏈結國際夥伴與跨入全球市場做好準備。 -
10月1日起健保給付重水 嘉惠視網膜剝離患者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72台灣眼科醫學會估計,國人視網膜剝離率約千分之一,但高度近視(600度以上)者,發生率提高至10倍,全國每年近2千人因視網膜剝離而就醫,其中1100人屬於複雜性視網膜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