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斷食
-
該不該矯正?幾歲適合? 醫師破除牙齒矯正常見迷思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10首先,先來瞭解一下,為什麼要矯正呢?林嵐婷說,牙齒除了咬合咀嚼的功能,其實對美觀和發音,甚至是顳顎關節,都有其影響和重要性。嚴重暴牙或者戽斗的病人,除了容易對外表不滿意之外,在吃東西時,也可能因為咬不斷食物,影響消化,進而影響腸胃道。另外,一些唇舌音可能也發不清楚,口齒變得不清晰。這些患者當然有其矯正的必要性。 -
路邊花草果實別亂吃 草本植物可能含毒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058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說明,台灣馬桑生長於菲律賓及台灣,果實外觀類似桑葚,但全株都有毒性,其中又以枝葉、種子等部位的毒性最強,含有馬桑毒素,如果誤食嫩葉、未成熟果實,可能造成全身發麻、冒冷汗、心跳減緩、呼吸加快、痙攣、昏迷等,甚至死亡。 -
牙周病結合全口咬合治療 跟顳顎關節痛說拜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786牙醫師林克承表示,心臟病患者是牙科治療的高風險群,所以擬定治療計畫時特別與張先生的心臟科醫師溝通可否停藥進行牙周病治療及植牙。在治療技術部分,考量患者須避免出血,於是選擇水雷射治療牙周病,配合手術導引板,不需切開牙齦,甚至無須縫合,大幅降低手術風險。 -
建立正確抗癌觀念 不讓錯誤迷思賠掉健康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7057斷食、不吃東西,就可以餓死癌細胞?許多民眾對於癌症充滿了錯誤迷思,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從即日起,攜手舉辦為期2周的「了解癌‧發現愛」科普展,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癌症,以正面態度抗癌。 -
實踐「六維一心」抗癌 名醫的整合醫學之路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9584學術涵養、醫療經驗豐富的醫生,也會中「大獎」!蔡松彥醫師現任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南基醫院協同院長,也是彰基國際癌症e院院長及自然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3、4年前檢查出肺腺癌合併鱗狀癌,馬上進行一連串開刀及療程,卻在化療5個月後發現腫瘤疑似復發,同時發現肺葉有多顆結節。 -
年節飲食陷阱多 3大偏食族當心假期後爆肥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340燒豬腳、佛跳牆、年糕甜湯,春節前夕,飯店、超市、量販店推出眾多年菜佳餚,營養師趙函穎指出,有人以為少吃高油、高熱量食物,就可以避免肥胖,一名30多歲女生卻過了一個年、胖了6公斤,她雖然主食吃得不多,但卻不停吃著零食甜點。 -
牙周病易復發? 恐因咬合不正惹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322牙周病易復發,傳統牙科治療束手無策,成為許多民眾揮之不去的噩夢。其實,只要接受矯正,先將凌亂的牙齒排整齊,搭配高科技水波雷射、傳統清創,以及病人每天確實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就能縮短牙周病治療時間,顯著改善牙周健康,且大幅降低牙周病復發的機會。 -
冷壓蔬果汁喝的保養品 好萊塢明星也瘋狂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2408冷壓蔬果汁之所以如此受到名人歡迎,是因為比起會產生頭暈、四肢無力等現象的斷食法、容易發生補償性暴食又不易維持的節食減肥法,以及其他輕斷食法而言,運用冷壓與慢磨技術在常溫下榨取蔬果汁,蔬果沒有受熱也不易氧化,只要20分鐘就能喝到植物的完整營養,能取代一餐,且不容易有飢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