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死
-
主動脈剝離9成與高血壓有關 落實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25其實,8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3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臟病與中風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為避免憾事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要預防心血管疾病,就是從健康生活型態做起,要規律運動、健康飲食、戒菸節酒、控制3高、規律服藥、定期健檢才是王道。 -
各國爭取新冠疫苗 《Nature》公布COVAX分配3階段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21不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則沒有這麼樂觀,他表示,COVAX平台分配疫苗不可能完全公平,優先考量共有3大原則,台灣似乎未能符合其標準。並指出,Emanuel等學者日前於《Nature》發表研究報告,公布COVAX平台疫苗分配的模式可分為3個階段,決定了哪些國家可以優先拿到疫苗。 -
空氣汙染不只室外才有! 這10招可以改善室內空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399你可曾想過家中空氣是否乾淨?實際上,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研究數據顯示,室內空氣污染通常是室外空氣污染的2至5倍,在無窗的建築物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可達室外環境的100倍之多。 -
他減重後肝指數仍超標 原來肝發炎是銅離子代謝異常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2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該患者身型圓胖,來院是為了要配合入伍體檢,雖遵從醫囑進行飲食控制及運動,但肝指數仍未見改善,進一步進行自體免疫肝炎檢驗及肝臟切片,依舊沒有確切結論,直至尿液檢查報告才發現,尿液中的銅離子大幅超過正常標準,順著尿銅異常的線索繼續追查,才揪出罹患肝炎的正確病因。 -
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 可能增加早死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59睡眠心理學家Julio Fernandez-Mendoza博士認為,由研究可以得知,每晚7至8小時的睡眠有助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而且,如果這項研究能進一步獲得證實,睡眠可能成為有助治療各種慢性病的方法,建議睡眠應該也要成為醫療計畫中的核心部分。
-
以樂觀態度生活 不只心情好身體也更健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98研究還發現,1個人對於未來的想法越積極,罹患心臟病或死亡的風險就會越小。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聯,Alan Rozanski說明,研究持續追蹤顯示,秉持樂觀主義的人會有更好的健康習慣,且吸菸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
肥胖且患有第2型糖尿病 減重手術有助降低死亡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927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將各類型的減重手術與1998年至2017年間接受第2型糖尿病治療的患者是否有影響進行比較。研究中將所有死因納入考量,如死亡、心臟衰竭、心臟病、中風、腎臟問題、心律不整等。 -
女性老年腰圍超標 早死風險高出3成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535美國愛荷華大學流行病學教授Wei Bao所領導的研究人員解釋,研究小組在1993年至2017年間追蹤了超過156,000名年齡介於50到79歲之間的美國女性健康狀況數據,研究發現,BMI正常但腰圍較粗的女性,在研究期間死亡的風險比腰圍較細的女性高了31%;而49歲以上的女性若腰圍達35英寸或更大,即使BMI正常,早死的風險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