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晚睡
-
半夜總跑廁所!3大成因引發夜尿 醫對症下藥解決困擾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84泌尿科醫師戴定恩指出,夜尿已被證實會增加死亡率跟骨折機率,因夜晚頻繁起床尿尿,容易造成跌倒、骨折,若行動不便需臥床,活動力下降,身體機能也會下降,增加死亡率。 -
最新男性10大癌症口腔癌排第3位 中醫抗癌助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01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指出,中醫觀點認為,癌症的發生與不當的飲食習慣、遺傳、年紀等因素密切相關,長期不良的生活作息,熬夜晚睡,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體內病理變化,造成體內的陰陽五行失衡、氣血循環不順、濕熱積滯等。 -
全台追雪!寒流極凍心血管首當其衝 睡前記得做這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78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一些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藝耀主任提醒民眾,隨著氣溫下降,特別是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們,務必格外注意保暖,並確保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一旦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噁心或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
龍年生龍寶寶!把握「做人」時機 中醫調理體質助好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06張若偉中醫診所院長張若偉表示,女性要調理好孕體質,掌握月經週期的規律性尤其重要,排卵期大約發生在經期第1天起計算的第14天,很多女性較難受孕往往是因為排卵期障礙,除少數因先天性卵巢疾病外,多數都是後天生活影響,除了肥胖容易導致不孕,壓力、熬夜追劇、滑社群媒體等習慣晚睡、睡眠不足,加上如果夫妻2人都晚睡,往往體力不濟、「性」致缺缺,自然難以懷孕。 -
2024新年目標從這方面著手 照顧身體健康防心理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33根據2023年9月發布於《自然心理健康(Nature Mental Health)》期刊的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健康睡眠和經常的社交連結,同時避免吸菸和久坐行為,可降低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
熬夜危害不可不知!網友熱議6大壞處 提醒夜貓族注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45隨著生活節奏的改變,現代人逐漸養成了熬夜的習慣,一直到凌晨1、2點才上床睡覺的人不在少數。不過不少研究指出,晚睡不只容易對精神狀態帶來影響,長期下來還可能引起許多意想不到的疾病,所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 -
淚膜3層有1層出問題乾眼症就上身 醫曝治療及日常保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50桃園大學眼科莊雅鈞醫師表示,病人可以透過OSDI乾眼檢測量表作簡單測試,護理師會協助做淚液測試,可得知基礎淚液分泌量,眼科醫師則可透過裂隙燈,來看整個眼睛的狀況,透過螢光染色看看淚液膜瓦解的時間,以及是否有角膜破皮、發炎等症狀,另外,還有一些專業的儀器可以檢查瞼板腺的健康狀況。 -
小腦萎縮症常見症狀別輕忽 中醫助6旬翁找回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52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指出,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因素可大致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因素主要與基因遺傳、DNA修復異常、生化酶缺乏,以及先天的身體免疫缺陷有關,免疫功能失調的患者往往約在40歲左右時出現症狀,具體的發作時間取決於患者的身體正氣強弱的狀況;後天因素則包括氣血虛弱、腎氣虛,腎氣虛可能與先天的體質有關,也可能是後天發生的;其他如車禍、外傷導致流血過多、病毒感染和疫苗注射等,都有可能引起小腦萎縮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