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智能障礙
-
育兒壓力大也別搖晃孩子 嬰兒搖晃症候群釀受虐性腦傷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925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孩子生的少,個個都是寶,但兒虐事件仍頻傳,衛福部分析近5年134件重大兒虐死傷案件,63件屬受虐性腦傷,其中25%經治療仍不治死亡,75%雖然存活,卻留下不可逆的永久傷害。進一步分析受虐兒童年齡分布,高達73%為1歲以下,1至2歲則有19%,2歲以下就占9成,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表示,這些小朋友因照顧者一時情緒失控,遭受暴力對待,造成永久性的嚴重傷害,不少幼童還來不及長大,就離開人世。 -
家長擔心新生兒投保遭拒延遲新生兒篩檢 國健署說重話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892新生兒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不易發現,延遲診斷可能造成嚴重後果。113年新生兒篩檢率超過99%,檢測出3,340例異常,以蠶豆症為大宗(約9成)。國健署呼籲,為免錯失治療良機,家長應讓寶寶在出生滿48小時後接受篩檢,勿因保險考量而延遲或拒絕。 -
預防蛀牙恐影響智力? 研究:氟化物讓孩童智商走下坡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9氟是一種自然生成的氣體,它會與金屬結合形成氟化物,過去研究發現氟化物可以維持牙齒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可以適度的使用氟化物來維持口腔狀況,世界各國也因此有許多城市開始將氟化物加入飲用水之中。然而,根據外媒《CNN》的一則報導顯示,隨著孩童使用氟化物的量越多,智商也呈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
腦性麻痺病人手腳功能退化 基因檢查竟為神經退化疾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081位20歲自小被診斷為智能障礙的「腦性麻痺」病人,因近1年肌張力失調情形加重,引起手腳功能退步及無法單獨行走,故家長帶其至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竟為Beta螺旋狀蛋白關聯之神經退化疾病(BPAN)。 -
特殊兒少視力問題較多 為助診斷北市聯醫特設友善空間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33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宜倫指出,特殊需求兒童到一般眼科就診時,因為認知理解有限與合作度較差,無法理解醫療人員的指令配合檢查,因此需要醫師和驗光人員耐心執行,才能完成檢查、評估和釐清兒童的視覺問題和能力。 -
1957專線春節不打烊!有急難需求 1通電話就能守護你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40過年期間,弱勢民眾如有遇到需急難救助,或各種老人、兒童、身心障礙等社會福利諮詢問題時,可以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衛生福利部表示,1957專業全年無休,春節期間不打烊,有需求者可於每日上午8時至晚上10時,透過電話、網路或LINE管道進線諮詢援助。 -
照顧長輩有苦別往肚裡吞 1966「長照救生圈」來幫忙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734在日本有位8旬老婦獨自照顧智能障礙的兒子,不堪身心壓力而痛下殺手;在國內,則在桃園發生男子長期照顧60多歲的久病母親,不堪壓力而傷害母親。衛福部長照司以及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提醒各位家庭照顧者們,掌握「長照平安5守則」,善用資源讓自己能好好休息,並且更方便地照顧心愛的家人。 -
影后賈靜雯籲各界伸援《無窮世代》 幫助兒少脫貧自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35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報告」指出,全球女性的貧窮人口高於男性,且逐年高於整體貧窮線,「女性貧窮」的現象持續存在。家扶基金會進行《弱勢家庭照顧能力與需求調查》顯示,扶助家庭中有8成主要照顧者為女性,更有超過7成每月收入未滿25,000元,然而女性貧窮現象也伴隨著弱勢兒少生活照顧需求,當工作不穩定時,有5成以上的孩子在學習與托育照顧費上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