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暖身
-
網友熱議暖身食材「生薑」奪冠! 中醫這樣吃不怕上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70網友對於冬季飲食的討論中,最常見的是平價、方便料理的「薑」。這些食材該怎麼吃才能吃出溫暖,而非吃出火氣呢? -
低溫來襲慎防心血管未爆彈 護心保健首重4大關鍵指標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63心血管疾病最大主因是生活型態,其次為生活環境。心臟科權威醫師翁國昌強調,年長者因心血管疾病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的風險最高,若已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或潛藏三高(代謝症候群、三高前期、合併血管病變卻不自知)的人,都可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尤其很多人第1次突發性心臟病發作,過去常常沒有任何症狀,在於未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又疏於做血管修復保養的結果。 -
小雪來了!慢性病族群做好保暖準備 避免成低溫受災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9時序將進入小雪時節,天氣逐漸寒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民眾要多關心家中長者的日常生活起居與活動時的安全,及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 -
嗜喝熱飲當心食道癌上身! 攝氏65度以上增加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790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自身症狀,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立冬補冬認清體質避免上火 薑茶蔥白粥幫你祛寒不感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70立冬這一天,台灣有個習俗,就是所謂的「補冬」。古代農忙社會勞動一整年,正好趁天氣寒冷的冬天,農作休息、身體補充營養,到現代,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這些深受喜愛的食物,也順勢紛紛開店,吸引饕客上門,諺語所說「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3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
網友最愛10大甜鹹小吃 台北涼麵老饕必點「三加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4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3個月內「台灣小吃」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了解網友熱議的台灣人氣鹹甜小吃以及台灣在地美食5大熱議縣市有哪些。 -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539原本一直持續有運動習慣的人,短期內沒運動,身體原本能承受的耐力會減弱。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舉例,有1名55歲女性患者,過去羽球打了10多年,微解封後立刻到羽球館大展身手,與對手過招1個多小時,隔日右手竟無法舉高,腫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才知道突然運動過量釀成嚴重的肩膀滑囊炎,注射類固醇後才得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