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末期腎病
-
根除C型肝炎病毒 末期腎病變風險降低8成5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C型肝炎病毒不僅傷肝,還會傷腎!國內一項大型長期追蹤研究發現,相較於未治療的C型肝炎病患,C型肝炎患者治癒後持續追蹤8年,末期腎病變風險大幅降低8成5。醫師提醒C肝患者,應積極治療,避免腎臟病等肝臟外病變。 -
洗腎也有家族群聚! 一人洗腎全家風險皆提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62研究人員分析全國8萬多名末期腎病變患者以及親屬罹病狀況,釐清洗腎是否有家族群聚的現象。結果顯示,在洗腎病患中確實出現家族群聚現象,如果一等親(包括父母、手足、子女)中,有人罹患尿毒症,家屬未來需要洗腎的風險是一般民眾的2.5倍。 -
健康存摺2.0掌握就醫資訊 健保署邀民眾體驗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233健保署表示,健康存摺系統整合了跨機關、跨單位的巨量健康資料,民眾可透過行動載具查詢、下載近3年內自身就醫及健康資料,如檢驗檢查結果、用藥紀錄等。目前已全面升級為「健康存摺2.0」,並新增了肝癌風險預測、末期腎病評估等資料,還有洗牙和成人預防保健時間的提醒,協助民眾做好健康管理,或就醫時提供醫師做為診斷參考。 -
健康存摺2.0新功能 上網測肝癌、洗腎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61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門委員林寶鳳表示,「健康存摺」整合了醫事司、國健署、疾管署與2萬多家醫事機構等資料,一年約能收集6億筆巨量健康資料,民眾只要上網,就能透過網站自主健康管理。 -
正向積極的態度 適時進入透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504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透析中心主任陳世豐醫師表示,門診幾乎每位腎友得知自己要洗腎的當下,心理都受到重大打擊,又聽到街坊親友對於洗腎一些似是而非的謠傳,心生恐懼而抗拒洗腎。 -
嬰幼兒不明發燒 恐為泌尿道感染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99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醫師林佩菁表示,泌尿道感染是嬰幼兒常見的發燒原因之一,又以急性腎盂腎炎是嬰幼兒最常出現的細菌感染疾病。由於嬰幼兒無法像成人一樣表達解尿疼痛、頻尿等問題,因此發燒常是唯一可觀察到的症狀,這時多半已造成腎盂腎炎。
-
糖尿病患僅控制飲食 恐加重病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962在門診中,「只看病,但不服用藥物」的患者日益增加。洪建德醫師提到,還經常質疑醫師開藥的動機與藥物的安全性,即使醫師已將血糖下降、微量蛋白尿減少過半,甚至於傷口痊癒、陰道不再感染,或是體能與體重復原等,民眾仍相信吃藥或施打胰島素會使病情加重,或是單靠運動、食物治療等就能治百病的傳言。
-
腎臟病患年年增 透析搞成三方窮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