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果蠅大腦
-
果蠅大腦內關鍵基因! 揭開巴金森氏症神經退化的機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79繼成功找出與阿茲海默症記憶退化相關的關鍵基因後,陽明交大再度於失智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次的成果聚焦於另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研究團隊發現一條清除毒蛋白路徑,可以避免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類似,都是由毒性蛋白異常堆積造成的。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噬》(Autophagy)的研究指出,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何淑君與其團隊,透過研究果蠅與小鼠大腦,揭示了一條由GAK/aux基因主導的溶酶體清除路徑,能有效移除引發巴金森氏症的毒蛋白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 -
要長壽只能靠運動? 最新研究曝1行為也有助延長壽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75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分別用了2種不同的方法,來誘發果蠅產生飢餓感。第1種是限制果蠅飲食中的「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簡稱BCAA)的攝取量,尤其是異白胺酸(Isoleucine),並讓果蠅自由地食用酵母或含糖食物。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高支鏈胺基酸組,低支鏈胺基酸組的果蠅偏愛吃酵母,而這是用來衡量飢餓感的指標,當果蠅一輩子吃低BCAA飲食時,壽命明顯較長。 -
突然想吃零食 研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可能促發需求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973對於人體而言,我們知道當滲透壓升高,身體可能想喝水,當能量不夠,身體可能想吃東西,但第1次在果蠅腦中發現leucokinin物質,同時能驅使渴和餓的慾望,人類也有可能有相同機制。
-
中研院開發新顯微技術 萬倍放大三維成影透視全腦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4467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由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院士江安世供同開發,陳壁彰師承2014年諾貝爾獎得主貝吉格(Eric Betzig)博士,在新技術下,將生物組織在顯微鏡下變得透明,以掌握單一蛋白質分子的數量及空間分布。 -
解碼果蠅腦細胞 清華大學破解長期記憶之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14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抽絲剝繭地篩檢果蠅腦內10萬顆腦細胞,發現了主宰長期記憶的細胞與基因。由於研究成果顯著,受國際一流期刊《科學》(Science)所肯定,刊登於最新一期,這也是該刊首度刊出台灣的長篇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