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染疫
-
最新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1年居首 新冠肺炎排名第3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1467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111年死亡人數為20萬8,438人,較110年增加2萬4,266人,增加13.2%。增加原因主要受COVID-19疫情及人口老化影響;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10萬人口893.8人,增加13.9%;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443.9人,增加9.5%。 -
首例兒童猴痘確診!新竹市4歲男童染疫 研判家戶感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62疾管署7日晚間公布國內確診首例兒童猴痘病例,為先前公布之猴痘確診個案同住家人,為北部4歲男童,自6月1日晚間陸續出現發燒、眼睛不適、手腳及軀幹出疹水泡等症狀,6月5日因症狀未緩解至醫院就醫,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猴痘,並於6月7日研判為確定病例,為輕症個案,目前住院治療中。因先前確診之同住家人於發病後與本次個案有日常生活接觸,研判為家戶感染。 -
日增2.8萬例 新冠輕症疫情仍在高點!估7月降溫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29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近日每日的染疫輕症人數落在2.3萬到2.8萬人次,研判輕症疫情達到最高點,預估6月還是新冠疫情之高點,直到7月才有可能降下來。未來2週需要繼續觀察走向。 -
3旬女確診後腦霧!忘東忘西影響工作 接受治療才改善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42歷時3年的疫情逐漸消弭,不少人會出現長新冠的現象,其中腦霧更是常聽見的症狀之一。目前醫學界對於新冠肺炎引起腦霧的原因尚未定論,可以把腦霧當作是腦損傷的一種,為腦神經細胞受損或腦細胞的粒線體受損。一般來說,腦霧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短暫失憶、長期失眠、精神不濟的情況,好發族群為各年齡層確診後症狀較嚴重且有長新冠現象的人。台北慈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張孟宗指出,高壓氧艙治療運用在染疫後出現長新冠症狀的民眾,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
傳染病降階5月1日指揮中心解編 4月27日最終場記者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299疫情穩定,國內外陸續解封,在指揮中心宣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不必戴口罩後,可說是走到解封的最後一步(僅有醫療院所等區域強制配戴)。行政院長陳建仁在今(25)日下午到指揮中心聽取整備工作簡報。而今日最重要的是:新冠肺炎傳染病將降階改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而指揮中心即將在週四(27日)舉辦最後1場記者會,於5月1日解編,結束近1200天的抗疫任務,功成身退。 -
新冠後遺症又以咳喘最常見 中醫首重清肺化痰兼顧脾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774每個人新冠確診後咳嗽的嚴重程度不同,有人出現黃痰、白痰或有泡沫的痰,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解釋,正常唾液是清澈的,咳出黃痰屬於炎症,有泡沫的痰則比較寒,用藥處方也不同,若合併精神不濟,則會增添補養藥方。 -
逾4成民眾沒打次世代疫苗 醫師提醒青年染疫也會重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43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疫苗+1活動預計到4月30日為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近日發表千人新冠肺炎疫苗認知調查,發現有4成民眾未打過次世代疫苗,甚至不打算接種,成為防疫危機。醫師提醒,即使是感染Omicron仍可能出現重症。 -
單株抗體條件放寬!擴大對象增3種人 須3個月內無感染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80指揮中心說明,為使藥物發揮最大效益,在防疫措施鬆綁階段加強對高風險族群之保護,降低其染疫風險,經檢視相關文獻最新實證與國際間用藥建議,並諮詢專家後,指揮中心擴大3類Evusheld適用對象,新增需積極治療之惡性腫瘤患者、具重大傷病卡之器官移植(包括血液幹細胞移植)患者及具重大傷病卡需終身治療之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群患者;此外,使用條件定義,亦自6個月內無感染SARS-CoV-2縮短為3個月內,以擴大適用對象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