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植化素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4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 -
亞洲男性攝護腺癌機率增 毎天2杯「這飲料」降低風險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439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6期 文: 丁馬 過去被認為對東方人威脅很小的攝護腺癌,近年來正大舉侵犯亞洲!根據統計發現,從20世紀的70年代以來,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攝護腺癌病例數急遽上升,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多喝咖啡或許有機會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在《歐洲臨床營養期刊》中。研究人員是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 -
使用「30種未來食物」入菜! 飲食變得健康又兼具環保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175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考量台灣環境、食材可獲性、飲食習慣等因素,嚴選出在地「30種未來食物」清單,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66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 -
輕症居隔怎麼吃? 營養師公開提升抗疫保護力飲食清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899國內新冠肺炎染疫人數持續升高,不少民眾確診後都得在家居隔,此時確診者的營養狀況、免疫力和從疾病中恢復的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當感染新冠肺炎時,發炎反應和氧化反應都會升高,導致免疫力降低,也會對營養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
端午吃粽不吃重!避開高熱量地雷 專家教你吃粽這樣挑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395這週末就是端午連假,相信不少人冰箱已經被粽子淹沒了。先別討論南部粽與北部粽差異,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市售粽子大多糯米製成,纖維質含量少,且使用高鈉或高糖食材,1顆粽子熱量更可能高達500至600卡。體重60公斤者吃1顆,需要健走達2.5小時(約15公里)。 -
端午節吃肉粽熱量高! 3款健康粽包你營養健康少負擔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662疫情之下,民眾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攝取均衡又適當的食物來提升抵抗力也很重要。對於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國民健康署從中醫養生觀點,提供3種營養又簡單的創意作法,讓大家在家防疫也能輕輕鬆鬆DIY包粽。 -
「食物明星賽」秀國人討厭食材 抗疫營養素你吃對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485「食物明星賽」調查發現大蒜、油條、榴槤則是國人最挑食的蔬菜、全榖雜糧、水果類食物;網友討厭的香菜、芋頭卻不在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