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樂觀
-
臭豆腐有益腸道?營養師證實能整腸 這5種食物也有效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263臭豆腐是經過自然發酵的豆腐,強化不少營養成分,除了具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維生素B12,也是富含植物性乳酸菌的發酵食物,確實可以調整腸道菌相,有益腸道健康;另外,豆腐乳、紅麴、味噌、泡菜、醬菜等,也都是屬於發酵食物。不過,食用過多也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洪若樸說明,臭豆腐經過發酵產生乳酸菌,酸鹼性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對人體的好處有調整腸道菌相,增加好菌、減少壞菌的數量,同時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身體排除有害物質,以及調節免疫系統、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抗氧化、抗發炎的能力。 -
吃素還是得大腸癌? 營養師:挑對食物正確烹煮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4吃素的方式有很多,且不良飲食習慣也不是罹患大腸癌的唯一原因。不過,如果是健康吃素者,只要以原型食物為主,如全榖雜糧類、豆類、堅果、蔬菜及水果,並非需要吃全素,即使是蛋奶素、鍋邊素,也都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預防罹患大腸癌。洪若樸指出,吃素的方式可以根據宗教信仰及個人需求而不同,常見的種類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等。其實吃素的種類與是否會罹患大腸癌,並沒有直接關係,主要關鍵是食物種類的選擇及烹調方式。 -
資生堂LAVENDER RING活動 余惟掌鏡拍下癌友笑容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562台灣資生堂集團首次加入舉辦全球性LAVENDER RING公益活動,邀請到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一同參與。此次活動,參與的癌友們紛紛表示非常開心能夠透過拍攝照片作品的方式,紀錄下自己快樂美麗的時刻,讓他們充滿了自信能夠積極面對未來! -
陳秀熙估國內BA.5可能回升3萬例 樂觀推測不會大流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3台灣在面臨Omicron大流行後逐漸朝向「地方流行」型態,一方面要面對新型亞變種病毒BA.4及BA.5威脅,另一方面也必須嘗試恢復新常態生活。為了在大流行初期減低疫情衝擊,政府快速推動大規模疫苗施打建立免疫防火牆,並進行各種公衛防疫措施(NPI)與抗病毒藥物使用,然而這些管制措施與限制也造成民眾精神心理壓力、照護延遲與醫療能量緊縮。隨著大流行逐漸趨向地方流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今(26)日提出台灣防疫新思維:台灣。 -
全台首例!台大CAR-T細胞治療 10歲白血病童獲新生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446台灣1名女童透過CD19 CAR-T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成為全台首例!台大醫院在今(14)日為亭亭歡慶重生,當時因兒童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住院治療,現已完全康復。亭亭於6月過10歲生日,現在正在討論圓夢計畫,希望能看到她最喜歡的《鬼滅之刃》。 -
避免攝護腺癌轉移!國衛院發現關鍵 初估新藥5年問世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2794國衛院研究團隊破解了抑制攝護腺癌細胞轉移的關鍵機轉,只要能夠剔除「組織蛋白去甲基酶KDM4C」,就可調節及抑制糖解作用,醫界利用此點研發新藥,初估藥物最快5年可問世。 -
超偶歌手朱俐靜不敵「乳癌」過世! 國健署補助要知道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243從超級偶像出道的歌手朱俐靜在7月3日傳出因乳癌病逝,享年40歲。2021年1月5日,朱俐靜出席第3張個人專輯發片記者會上,坦承罹患乳癌。 -
民眾壓力爆表恐增加罹癌風險! 醫師:定期健檢很重要
癌症新知 / 乳癌2322聯欣診所副院長顏佐樺表示,有多篇研究發現,壓力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危險因子,亦會增加癌細胞生長轉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