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標示不清
-
多利魚、鱈魚被低價魚以假亂真? 消基會公布調查結果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03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特別抽查市面上6件商品,其中標示為鱈魚的4件商品,經魚種鑑別試驗發現有2件竟是其他魚種混充,且多利魚也有標示不清的狀況,他們呼籲政府,應不定期加強查察,導正市場亂象,以維護消費者權益。 -
別讓美食腐壞!除了快點吃 毒物科醫師提點正確保存法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34剛過夏至,高溫潮濕,食物容易腐敗,想確保食用安全,就必須留意食品保存期限,食藥署提出了降低水活性、煙燻處理、高溫殺菌、隔絕氧氣、降低pH值、使用防腐劑等6大延長食品保存期限方法,均可限制微生物生長,降低食安風險。 -
福壽100%純芥花油標示不實 反式脂肪標示為0卻被驗出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474北市衛生局在24日公布食品抽驗結果。北市衛生局近期抽驗30件,包含葵花油9件、橄欖油6件、葡萄籽油6件、芥花油3件、玄米油1件、大豆油1件、亞麻仁籽油1件、棕櫚油1件、酪梨油1件及芝麻油1件,檢驗重金屬(汞、砷、鉛)及反式脂肪酸總含量等項目,並進行標示查核,查核結果1件芥花油標示不符規定,餘均符合規定。 -
洗完臉X分鐘後再進行保濕 不同膚質保濕產品該這樣選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4843隨著口罩令鬆綁,多數人總算要開始以真面目示人了。也許有人在疫情期間疏於保養,「哥布林」當久了,膚質變得不太好了;甚至不少人因此出現容貌焦慮。想要保養肌膚,其實只要先做到保濕,就是健康且不必花費過多成本的第一步。 -
北市抽驗食品容器與烘焙紙 13件標示不清限定回收改正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21近年在家烹調蔚為顯學,在家煮點健康的小料理也是在疫情下的舒壓良方。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在量販店、婦嬰用品店、五金百貨商店等處進行抽驗,共計抽驗50件食品容器具,品質檢驗結果皆符合規定,標示部分共計13件不符規定。 -
餐餐使用的1調味料 選錯用錯恐成大腸癌高度危險因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15油品的好壞,從外觀很難辨識,為了分散風險,該如何選用油品,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的建議是,在民眾難以自行測知油品好壞真偽的情況下,除應留意檢視相關標章,最好能輪流選用不同的油品、不同的廠牌,而且每次選購小瓶裝,能盡速使用完畢者為佳,而且烹調的方式不同,適合的油品也不相同,可參酌油品發煙點的高低而選用。對於油品的挑選,食材達人朱慧芳自有一套見解。 -
消基會抽驗市售油品 提醒3建議防範油品現致癌物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197消基會在今(1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市面上的食用油抽驗結果。另外,因食用油中可能出現被國際癌症研究署列為致癌物質的PAHs,對此消基會提出3建議,呼籲民眾挑選食用油前能多加注意。 -
消基會檢測市售小火鍋常用燃料膏 2件甲醇含量不合規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883平價的小火鍋或是熱炒店,經常可看到現在已證明為酒精膏的燃料膏。但燃料膏使用不當而灼傷燒燙傷的意外也時有所聞。消基會近日舉辦記者會說明,針對10件市售燃料膏進行檢測,發現主要成分有2件不合規定,中文標示有4件不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