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標靶治療藥物
-
異膚病友搔癢難耐日吞8顆類固醇引發白內障 1療法改善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6529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最常出現嚴重搔癢、皮膚乾燥、紅斑與丘疹,及因反覆搔抓導致皮膚變厚變硬的苔癬化現象,尤其搔癢感總影響病友生活品質,不僅皮破血流,也增加感染風險。 -
「凍甲」好發這些族群!甲溝炎恐釀指甲變形 醫曝解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189三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洪誌聰表示,甲溝炎顧名思義就是指甲溝周圍發炎,依照發炎時間來看,分為急性甲溝炎和慢性甲溝炎2種;發炎時間少於6周稱為急性甲溝炎,超過6周就是慢性甲溝炎。 -
婦人患子宮內膜癌!擔心化療副作用 改以免疫細胞治療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6355歲女性停經多年,但常有不正常出血,檢查發現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3期。由於患者擔心化療副作用影響工作,在醫師建議下,改採「免疫療法」及「細胞治療」雙管齊下。 -
每年約37萬人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 控制不佳有共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3台灣每年約37萬人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且8成患者為6歲以下的幼童,研究顯示,約有一半病童症狀嚴重,持續至成年,並非部分家長所認為的「幼兒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後會好轉。」 -
這病奇癢難耐憂鬱到不想活! 醫曝「1療法」有效改善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發病時奇癢難耐,越搔抓、越癢,不少人因此睡眠障礙、憂鬱,甚至萌生死意。 -
圖解巴塞隆納肝癌分期 徹底了解肝癌治療策略
癌症新知 / 肝癌4106黃怡翔主任說明,肝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需要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等影像工具才能夠發現。腹部超音波是不具放射線的非侵入性檢查,不會疼痛、便利性高,能揪出小於1公分的腫瘤,是偵測肝癌的利器,建議高風險族群要定期追蹤,才有機會及早發現肝癌。 -
轉職健檢發現沉默腫瘤 這些名人也罹患神經內分泌瘤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231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病理部黃賢能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瘤最常出現在腸胃道,其次是胰臟、肺部,其他部位像是腎臟、攝護腺、乳房、子宮等,也都有可能發生神經內分泌瘤。曾參與演出導演李安的知名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印度男星伊凡卡漢(Irrfan Khan)、以及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都是神經內分泌瘤患者。 -
晚期肺癌標靶治療 副作用差點讓她喘不過氣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50據統計,癌症數十年來位居我國十大死因之首,而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主因為早期肺癌並無明顯症狀,超過七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於晚期肺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鄭企峰指出,傳統化學治療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掉髮、食欲不佳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