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氯
-
眼睛乾澀想點眼藥水? 藥師曝這些成分可舒緩眼睛疲勞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936現在大家天天對著電腦開視訊會議,下班後連續玩3小時的電視遊樂器,不少人常感到眼睛乾澀、看不清楚(眼睛疲勞),甚至眼睛比兔子眼還紅。打開電視廣告、或是去逛藥妝店,經常看到許多眼用藥品,稱可以改善、緩解眼睛的不適,但要怎麼選呢?
-
吃火鍋時蟹肉棒連膜一起下鍋? 專家:別拿健康冒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5冬天吃火鍋,人生一大享受,但在處理蟹肉棒時,要連同塑膠膜一起丟至鍋中?還是先取出塑膠膜?國內毒物權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很難知道塑膠膜材質是否能耐高溫,建議去膜之後,再放至沸湯中。 -
全球首創可拆收抗菌牙刷 選對刷牙產品植牙品質有保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326為何會有植牙牙周病?朱育德院長解釋,自然牙拔除後植入的人工牙根,不像自然牙,牙齦纖維走向是垂直牙根,能進入牙骨質內,可以提供保護力,而植牙周圍牙齦纖維的走向是平行牙根,沒有進入植體,比較沒有保護力;牙齦溝深度大於4mm(健康牙齦約2至3mm);加上牙齦內血流供應量較少,抵抗力較差等原因,都是導致細菌更容易往下侵蝕植體的因素。因此,植牙比起一般假牙和牙周病,更需要加強保養。 -
空汙致癌風險無所不在 連兒童常用文具也可能潛藏危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79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調查顯示,全球有93%,也就是相當於18億名15歲以下的孩童暴露在超標的空氣污染環境中,而年紀越小的兒童,因呼吸系統發育尚未完全,不但過濾污染物的能力較弱,且呼吸頻率較成人高,暴露於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中更易刺激呼吸道過敏,提高細胞病變、癌症風險。 -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怎麼做? 試著從減少攝取鹽開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54最近中國有個研究發現,使用簡單且低成本的鹽替代品(礦物質鉀),可以降低中風或高血壓的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死亡的風險。這個策略每年在中國可以預防100萬件重大心血管疾病。 -
居家泡澡放鬆舒壓! 使用泡澡劑前停看聽以免皮膚過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2一般來說,泡澡劑可分為粉劑、固劑及液劑等,除了清潔或滋潤肌膚,透過泡泡及香氣還能增加泡澡樂趣。常見種類為無機鹽類、泡澡沐浴油(Bath oil)及泡沫泡澡劑(Bubble bath)等。 -
你的智齒拔了嗎? 研究發現拔智齒後味覺竟然變敏銳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95研究人員要求這些參與者品嚐4種濃度不同的液體,包括含有蔗糖、氯化鈉、檸檬酸和咖啡因等,然後對受試者感覺到的甜、鹹、酸、苦等不同口味的程度來進行評分。 -
防疫期間戴口罩、勤洗手 這些皮膚問題成疫情另類煩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20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3級警戒,民眾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在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口鼻」,然而,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指出,這些防疫基本功也伴隨了一些皮膚疾病的發生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