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汗水
-
夏日避暑吹冷氣喝啤酒 痛風發作危機可能一觸即發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98陳堃宏表示,人體本身就會產生尿酸,飲食也會攝入普林而代謝成尿酸,必須由尿液才能排出體外;但夏天氣溫高室外容易流汗,冷氣房內汗水容易因室內乾燥蒸發,如果沒有適當補充水份,血液含水量降低,身體就會降低產尿量,尿酸就沒辦法排出,而當血液尿酸濃度增加,體內出現尿酸結晶的風險就會上升。 -
清涼一夏擺脫「腋」味糾纏 旋轉刀搭組織膠詢問度高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278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雷射美容科主任張長正醫師表示,曾收治1名高二男生阿偉(化名),因為有狐臭而影響社交,不僅鮮少參加校園活動,同學相邀出遊也都婉拒,就是怕近距離接觸時會讓其他人聞到異味,平時上課都使用止汗劑來抑制汗水分泌,有時體育課還噴大量體香劑想蓋過臭味,反而弄巧成拙。經新式旋轉刀手術,刮除頂漿腺後,不再害怕與人相處,現今成為開朗的大男孩。 -
這2時段最容易中暑! 不只喝水也要補充鹽分、電解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663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一般說來,對溫度調節差的5歲以下幼兒,以及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是屬於較容易因氣溫太高而中暑的人。此外,若是正在生病如發燒,或本身已因為腹瀉而有脫水症狀的人,還有失眠及睡眠不足者,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一下子無法調節過來,也很容易發生發生中暑。 -
網傳擦止汗劑恐增乳癌風險? 專家駁斥謠言無科學根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52食藥署安全周報中提到,部分民眾可能會懷疑,汗腺被抑制無法排出汗水,毒素會累積在體內,也有可能導致淋巴阻塞導致乳癌發生。食藥署對此立刻駁斥,根據美國癌症中心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資料,沒有止汗劑會增加乳癌發生機會的證據,並且台灣也對相關成分有把關,民眾不需要太恐慌。 -
幼兒溼疹半夜哭鬧爸媽好心疼 中醫調理一覺到天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32中醫師鄭愛蓮認為,相較於過去20、30年,這幾年過敏兒有增加的跡象,除了受到空汙影響之外,也與以前小孩的戶外活動量較大、出汗量較多有關。現代人大多住在都市,不僅活動量受限,能出汗排毒的機會也變少,當出汗量減少,皮膚便無法適時排出溼氣,導致身體循環變差及體內代謝失衡,就會使人體的毒素累積,於是毒素從皮膚冒出,形成溼疹。 -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686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膚上的斑斑點點,最主要還是和紫外線有關,其中惱人的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紫外線有關;此外,少數的斑點和化妝品有關,而有許多女性的斑點則是和荷爾蒙有關。 -
女子陰部又臭又癢求診 婦科醫師內診取出這個東西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8391名20多歲年輕女子下陰部又癢又臭,且分泌物呈現綠色濃稠狀,而前往婦科檢查。內診發現,陰道內有1個衛生棉條,她自己才恍然大悟,原來在1個星期前使用棉條,不料,放著放著就忘記它的存在。 -
蔥白不吃丟掉太可惜 中醫教你這樣做改善夏日冷氣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7中醫師康涵菁表示,冷氣病主要是由很熱的地方突然跑到很冷的地方,引起血管神經不自主的收縮,所引起的一連串不舒服的症狀。輕微的冷氣病可能只是讓人覺得精神不濟、體溫微熱,是因為我們本來在戶外曬太陽全身發熱,應該要透過排汗來自我調溫,經由汗水排掉體內累積的熱,但在溫熱狀態下猛然進到冷氣房,原本張開的毛孔會因為冷氣而閉鎖起來,也把原本應該散掉的熱關在體內,就會讓人感到不舒服,讓很多人都會以為自己發燒,量體溫是正常的,但卻開始出現微熱、疲累感,嚴重甚至開始頭痛、頭暈與肩頸僵硬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