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沮喪
-
脊椎損傷多為年輕人!半數因車禍 有6成無法重返社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3根據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調查,脊損傷友逾5成發生年齡在29歲以下,近5成起因於車禍,其中超過4成是受害者且無法預防。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了號召更多人挺身支持脊損傷友重返社會,舉辦「2022挺勇敢WeGoTogether」活動,邀請到藝人王子邱勝翊、宇宙林思宇發聲,邀全民一起「挺勇敢」! -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跟台大物理治療師這樣動一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229月8日是世界物理治療日,也是台灣的物理治療師節,今年主題是「退化性關節炎」。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利用這個機會提醒民眾,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不是只靠吃藥做電療,讓物理治療師介紹您合適的運動,以有效緩解疼痛、增進運動與活動的功能喔! -
親子間正面溫暖的談話氛圍 能幫助孩子更積極因應壓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05根據2022年6月發表於《早期青春期》期刊的研究顯示,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影響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學)階段更能因應同儕壓力。在與母親的對話中體驗到更正面和更強凝聚力的青少年,這將使他們在中學時能更積極地因應和尋求父母的建議;母親若表現出較少正面情感(或更多批評和缺乏興趣)以及在對話中凝聚力較差的青少年,在中學開始時較不能積極因應社會壓力,對於較容易感受到壓力的孩子來說尤其明顯。孩子會透過「模仿」學習情緒反應與因應壓力的作法,父母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即具有深遠影響。 -
不孕症比例高!想要生寶寶 備孕掌握4心法好孕跟著來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999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症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高,調查發現,不孕夫妻從備孕到診斷不孕就花了2.9年,超出WHO定義的1年,嚴重拖延治療時機。此外,傳統觀念上,生育壓力與期待,大多落在女方;大部分治療也是由女性承受,包含藥物的使用與施打,加上取卵後所造成的身體不適等,讓女性承受相較男性更多的身心壓力。調查發現,近7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影響了心理健康,在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自覺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7成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備孕期心理壓力也可能影響受孕機率,為此,陳美州提出「正向備孕4要訣」,期盼不孕夫妻降低負面情緒。 -
首揭兒童長新冠症狀! 咳嗽、喉嚨痛、耳朵痛排名前3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9447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都發生部份染疫患者有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且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新冠病毒在社區大幅度的流行,其中,大約有20%是屬於青少年及兒童,這些染疫後的兒童有1至3成的機會,會出現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他們的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
面對親人離世如何走出傷痛? 專家帶你了解悲傷5階段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023悲傷5階段由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醫師所提出,她認為當人面臨災難造成的失落,通常都會經歷:否認(Denial)、憤怒(Anger)、討價還價(Bargaining)、沮喪(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 -
壓力大不開心! 網友力推7大紓壓方法 快速找回好心情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000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壓力,而面對這些壓力,每個人選擇的紓壓方法又各不相同。《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紓壓方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前7大紓壓方法。除了最常被提及的運動之外,推拿、聽音樂等也都榜上有名。壓力來臨時,難免心情低落,但沒關係,只要能將壓力化為養分,就會有所成長! -
疫情影響「性」男購陰莖環、纏繃帶助硬 醫:勿信偏方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704泌尿科醫師表示,最近1、2個月來,勃起功能障礙患者明顯增加,因性事表現不佳,半軟不硬,而緊張求診。 但千萬別不求診而嘗試其他偏方,以免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