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癌症
-
癌症化療免疫系統受損最危險 中醫輔助修復減輕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516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一直是國人10大死因榜首,雖然醫療進步,但身體有異樣就要提早就醫,不要等到變嚴重才去檢查,要是檢查結果發現是癌症3C或擴散轉移才去治療,就為時已晚,目前西醫治療癌症主要藉由化療、放療和標靶治療。 -
男子驗PSA偏高以為攝護腺癌 醫生說明真相他「臉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67221名66歲林先生,100年至108年抽血檢驗PSA數值都在4~6ng/ml間,正常值在4以下,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偶爾有黑影,但大多數是正常,肛門指診也正常,去(109)年PSA為7.12ng/ml較以往高,幸好攝護腺切片未發現異常;另1位59歲陳先生檢查PSA竟然271.33ng/ml,進一步指診切片確診攝護腺癌。 -
癌症化療後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 中醫輔助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402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的治療方式一直是醫療界最重要的議題,目前主流治療癌症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療法,但在化療後因為殺傷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使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身體不適,才是讓患者最難受的副作用,在化療後半衰期用中醫輔助,修復受傷的骨髓黏膜,恢復造血功能就更顯重要,讓患者正常產生免疫力,以增強抗癌體力。
-
2020台灣醫療科技展 防疫、醫療、社區照護全面展現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614總統蔡英文在開幕儀式致詞時提到,台灣必須持續擴大健康產業,展現出跨領域優勢,不單只是口罩「Taiwan can Help」,健康醫療科技上同樣也是「Taiwan can Help」。 -
幹細胞治療糖友傷口6周見效 石崇良:特管法擬增項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42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表示,糖尿病患者因周邊血管狀況不佳,肢體末稍傷口很難癒合,臨床中糖尿病患出現傷口若照料不佳,截肢不算少見,個案羅爺爺右腳拇指切除,如果傷口再持續惡化,有可能再截除小腿,假使仍然無法控制,就有可能會將大腿以下,包含膝蓋全部切除。 -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64EpCAM是1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惡性腫瘤上皮組織,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以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它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不讓免疫系統攻擊。 -
亂吃止痛藥恐留洗腎禍根! 急性腎損傷8年轉慢性腎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35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周鈺翔表示,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平時能穩定血管運作,當急性腎損傷出現,腎臟血管周邊細胞受到刺激,會轉化成肌纖維母細胞,作用在於圍堵傷害破損,但在腎臟狀況慢慢恢復,肌纖維母細胞數量應該要下降,血管周邊細胞也要回到正常作用,但仍有20 %血管周邊細胞異常。 -
陳時中再駁斥入境普篩 強調新冠海嘯不一定侵襲台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72陳時中表示,目前各界都認為檢驗新冠病毒,核酸檢驗(PCR)最準確,但核酸檢驗的時間點非常重要,不是任何時間點都可以把病毒驗出來,最準的檢測時間就在發病前2天與發病後9天,如果不在時間點內,就有可能檢驗不出來,基於這樣理由,台灣採用14天隔離檢疫與症狀採檢,相對國際已經非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