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治療黃金期
-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精神疾病 醫:穩定用藥可控制不復發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4醫師表示,思覺失調症跟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一樣,只要透過藥物好好控制、穩定病情,是可以和平共處的,尤其,現在有長效針劑可以選擇,病友不用擔心服藥被發現,也可以省去經常往返醫院的舟車勞頓之苦,生活更安心。 -
每天47人罹患大腸癌!中秋烤肉熟記4原則 遠離大腸癌
癌症新知 / 腸癌2636大腸癌在近10年來,向來位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位。根據「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7,302人,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而國人平均每13人就有1人,一生中可能罹患大腸癌。 雖然並非中秋節才能烤肉,不過中秋烤肉旺季即將到來,國健署仍提醒民眾,享用烤肉掌握4項原則:「少醬料、少奶油、去肉皮、去焦黑」。 -
長者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共存20多年 7大症狀及早發現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300台灣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增加,每10萬人就有1人確診,每年約新增230例新個案,其中又以65歲到70歲老年人為好發族群。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暨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理事長李啟誠表示,此疾病的治療重點就是協助患者與其共存,早期發現存活率可超過10年。 -
不只腦會中風!這3部位也常發生 醫:把握復健黃金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83中風主要就是血管阻塞,大家都知道,通往腦部的血管或腦部血管阻塞,就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如果以這個概念來看,身體各部位的血管塞住了,也會造成各部位或是器官的中風,那麼身體的哪些部位或器官,比較容易發生血管阻塞呢? -
肺部檢查「毛毛的」! 單孔胸腔鏡微創手術揪出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3692針對該名病人情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指出,患者本身不抽菸,平時也無喘咳症狀,去年發現有0.8公分的肺結節,而今年追蹤有變大情形,建議進一步診斷治療。 -
金融業男子腹痛發現15公分肝腫瘤 免疫組合治療助存活
癌症新知 / 肝癌108有1名50多歲從事金融業的男性,本身為B肝病患,因肚子脹痛不舒服就醫,超音波發現15公分肝腫瘤無法開刀,因無肝硬化且肝功能正常,醫師建議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治療3個月後,因腫瘤壞死縮小得以開刀切除,術後2至3個月持續追蹤,所幸目前肝臟無腫瘤也無併發症,恢復原先正常生活。 -
健步如飛阿嬤突不能走非中風! 竟是頸椎血塊壓迫造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60高齡74歲的「阿琴嬤」,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就醫。阿琴嬤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確診為頸椎硬腦膜外病灶壓迫脊髓神經所造成。 -
孩子永久牙門牙萌出見戽斗端倪 及早矯正比拖延「省」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8181宋慧玲指出,不少人認為等孩子過了12歲,恆齒全部長出來後再矯正都還來得及。其實,不論是機能性或骨骼性戽斗,都應把握7至11歲的矯正黃金期,才能及時挽救孩子的戽斗。因此,當孩子7歲長出門牙恆齒時,若仍有戽斗情形,就必須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此時是第1階段的矯正黃金期,矯正重點在於預防性矯正,調整前牙的反咬情形,使上下顎骨骼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