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法定傳染病
-
添15歲少年MIS-C 新冠肺炎何時降級?指揮中心曝規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6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說明新增254例中重症個案,其中兒童重症部分出現4歲與15歲的MIS-C新病例;以及1名20多歲女性死亡個案。隨著疫情趨緩,各界期盼法定傳染病降級。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27)日在廣播節目分享對於降級的看法,他認為只要新冠的重症與「死亡率」降到與流感相同,即可降級,等同於疫情正式宣告結束。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法定傳染病的降級考量,致死率是參考指標,但只是其中1個條件。 -
確診者怎麼投票?何時能完全免隔離? 黃立民提出看法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9211月7日進行4大防疫政策鬆綁,包含賣場撤除體溫量測與特殊場所3劑令,以及最多人關注的確診者後7天快篩陰性直接解除自主健康管理、同住家人不必居家隔離等。而更多人關注的,是縮短確診者前7天的隔離時間到5天以下,甚至比照流感完全不隔離。對此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提出看法。 -
第4例「猴痘」境外移入 4旬男子在美曾打1劑猴痘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6疾管署今(9)日公布,我國第4例猴痘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南部40多歲本國籍男性,於今(2022)年9月中旬前往加拿大,隨即前往美國,9月28日身體出現疹子、9月30日低燒、畏寒等症狀,10月5日曾前往當地醫院就醫,醫師診視後進行採檢並接種1劑猴痘疫苗,並於10月8日返國。 -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7旬老翁自柬埔寨返國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5疾管署6日表示,國內出現今(2022)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為北部本國籍70多歲男性,今年9月中下旬與妻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柬埔寨旅遊,9月24日自柬埔寨入境於自宅檢疫,同日陸續出現發燒、骨頭痛、肌肉痠痛及四肢出現紅疹等症狀,就醫後因COVID-19 PCR檢驗及登革熱NS1篩檢均為陰性,故再次就醫,經血清檢驗屈公病陽性確診。當事人的妻子及1名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個案目前已無發燒等不適症狀,將持續監測至10月20日。 -
談新冠法定傳染病降級、指揮中心退場 王必勝提4前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38隨著10月13日邊境解封,大開國門迎遊客,生活走向正常化,各界對於指揮中心何時解隔一事熱烈討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30)日表示,這需要行政院評估決定,不是只看確診數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的退場或降級有4大前提:疫情的狀況(包含確診數、中重症人數);有沒有新的變種病毒;Covid-19流感化程度是否達到已可放心的狀況;最後是監測工作的常態化,視同流感監測模式。王必勝表示,這些條件都達到了就可以降級或解散。 -
指揮中心未來擬入境檢疫走向0+0! 防疫旅館走入歷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3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最快10月13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指揮官王必勝今(28)日說明要等29日行政院會後決議,當日下午將會有進一步動作。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8日上午視察桃園機場時表示,如果無意外,在29日行政院會各部會有共識後,將由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如期開放國門。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如果需要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解封,則須待29日上午的行政院會後提出相關決議。 -
6成食物中毒與微生物有關 生食這樣處理避免食安問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407天氣熱影響食慾,清涼爽口的蔬果沙拉成為許多人最愛。不過,食藥署調查發現,國外6成食物中毒與微生物有關,而蔬果類產品,以及含生菜類產品(三明治、捲餅、漢堡)、水果等,則容易孳生李斯特菌,引發食安事件。一般來說,李斯特菌常孳生於生菜、哈密瓜、未妥善消毒乳製品,以及火腿等加工肉類等食品。一般民眾感染後,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但孕婦則可能出現菌血症,導致流產。 -
各界關注指揮中心解散、法定傳染病降級 王必勝親說明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7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23)日表示,在疫情的最後,姜改為類似流感的監測模式,屆時指揮中心將會同時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