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注射劑
-
口腔癌化放療結合「癌因性疲憊症」治療 減低副作用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99根據癌症登記報告,我國2016年新增7,805名口腔癌患者,死亡人數2,936人,研究發現,相較先化療再放療或是先放療再化療,「化放療同步進行」最能提升治癒率,但副作用和治療毒性也最大,易造成身體不適,後續的生活品質與療程都可能受到影響。口腔癌當中以鱗狀細胞癌占最大宗,女性達9成、男性更超過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療療程,攸關治療存活率。 -
國人出國旅途中死亡發生率 平均每10萬人就有1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3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醫師林益卿表示,觀光局統計100年至107年期間,出國旅遊人次年平均成長率為8%,而20%至70%旅客曾於旅途中出現健康問題,其中1%至5%旅客曾尋求醫療協助,0.01%至0.1%旅客需要急診治療,其中約每10萬名旅客中,就有1位在旅途中死亡。 -
抗癌藥物絲裂黴素C 對青光眼治療的幫助你必需知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5三總一般眼科主任、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絲裂黴素C」就是抗癌藥物「協和排多癌注射劑10公絲」,原本適應症為緩解胃癌、膀胱癌、肺癌、肉瘤癌、白血病症狀,但2、30年前,被用在青光眼手術,提高成功率,已經成為眼科必備手術藥品。 -
乳癌治療人工血管拆不拆? 調查:7成癌友想擺脫
癌症新知 / 乳癌111乳癌防治基金會公布1項以台灣乳癌病友為對象,所進行的人工血管裝置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要情況許可,7成癌友希望盡快移除人工血管,如果出現過感染症狀,則是百分之百希望遠離人工血管。 -
夏季仍可能得流感 老人及幼童是高危險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6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詢問李同學時發現其父親上周也被診斷患有A型流感,因此高度懷疑其症狀為流感所致,故建議接受「點滴注射型流感抗病毒藥劑貝瑞塔」注射後,症狀終明顯改善。 -
健保砍價砍太凶 繼百憂解退出台灣泰寧擬跟進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抗憂鬱老藥美國禮來大藥廠「百憂解」即將退出台灣市場,近來引發關注;無獨有偶,又傳出國內第1線廣效型抗生素默沙東藥廠的「泰寧注射劑」也將在下個月停止供貨。2者原因皆為健保砍價砍得太凶,近期引爆外資藥廠退藥潮,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指出,將委由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調查市售原廠藥狀況。 -
胰癌晚期腹痛難耐 電毯覆蓋止痛貼片險昏迷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416台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林至芃指出,「吩坦尼」的止痛效力比嗎啡高50至100倍,常用於手術麻醉、癌症末期病患、重度疼痛、慢性頑固性疼痛,必須小心用藥,因為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便祕、暈眩、嗜睡等,嚴重者會因呼吸抑制而導致死亡。
-
9成2癌友出現癌因性疲憊 醫師呼籲別隱忍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91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一項全台灣流行病學調查發現,9成2癌友有癌因性疲憊症症狀,其中4分之1達到中重度,嚴重到有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及憂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