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流汗
-
馬拉松後當晚突心跳停止! 高溫下當心突發心血管疾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9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夏季環境溫度高,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心輸出量上升對心臟負擔也變大。若又因過度流汗、或嘔吐腹瀉脫水等,除血液成分變得濃稠容易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外,還可能因電解質不平衡發生嚴重的心律不整,特別是鈣(Ca2+)、鎂(Mg2+)、鉀(K+)離子的異常最容易導致。 因此,夏季從事戶外活動,仍應量力而為,不宜逞強透支體力。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 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2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除盡量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時段或高溫炎熱時進行戶外活動外,更應牢記從頭到腳5裝備:「寬邊帽、太陽眼鏡、涼爽透氣衣物、擦防曬乳、自備水瓶並休息降溫」,以避免熱傷害威脅。 -
夏天遠離熱傷害! 國民健康署呼籲:熟記「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2956月已進入夏天的高溫氣候,今(21)日又逢24節氣中的「夏至」,臺灣的夏天炎熱又潮濕,人若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因無法正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熱傷害的情形。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只要熟記「熱傷害3要訣」,就可一起遠離熱傷害。 -
「夏至」養生宜「養心」 中醫建議養生茶飲護心增免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9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夏至」時節過後,開始進入中醫所謂的「三伏天」,指的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此時天氣悶熱流汗多,如果忘記補充足量水分,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67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 -
6月首日9人熱傷害!炎夏防範熱傷害 國健署提醒3要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28端午節接近,天氣愈加炎熱,衛福部統計6月1日有9人熱傷害,而去(2021)年6月共有238人次有熱傷害。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提點預防熱傷害的要點。 -
打GAME當運動! 「暴走護理長」許乃涵好身材靠這招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221演員「涵冷娜」(本名許乃涵)長期在多部影視作品中扮演「綠葉」角色。向來熱愛潛水的他也演過不少水下的戲;她更曾有僅著內衣,大秀美背與纖細腰身的大膽演出。許乃涵是如何維持身材的? -
1天30顆!下肢無力、褐色尿 原來是吃檳榔造成腎衰竭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91855歲的外送員陳先生是所謂的「紅唇族」,亦即喜歡吃檳榔。因排尿呈深褐色、下肢無力、厭食、全身倦怠等症狀,自覺可能是壓力大導致腎功能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