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消化道出血
-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要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59胃腸肝膽科醫師許文峰表示,排便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是正常的範圍,依照個人的情形而定,有人吃得很少或是腸道蠕動較慢,可能3天才排便1 次,有人排便較順暢,1天可以大便2~3 次,如果大便的形狀、顏色都正常,就代表腸道很健康。 -
習慣小酌1杯助眠 酒精成癮者可能是大腦被綁架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16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1年的飲酒率為43%,曾經醉酒盛行率為14.3%。即使是法律不允許飲酒的青少年,12至17歲曾飲酒比率為27.7%,過去1個月飲酒盛行率為8.2%。大家似乎輕視了酒精造成的危害,事實上,酒精造成自己與他人的傷害最為嚴重,甚至遠超過任一毒品。 -
長期服用類固醇有副作用 短期使用風險可能降低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234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醫師姚宗杰、國立成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針對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 -
宮廟提供抗病毒草藥 B肝婦人不慎服用險些發生憾事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0760歲的張媽媽患有B型肝炎,最近聽聞家附近的宮廟,開始發放具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及增強免疫力之功效的草藥,便與其他居民一同排隊購買,沒想到連續喝3周以後,就險些要了她的命。 -
別跟你的胃過不去! 應酬族必知挑食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32國泰健康管理預防醫學部醫師陳皇光指出,胃部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長期下來會導致病變,像萎縮性胃炎患者易引發胃癌,而長期胃酸食道逆流患者,如合併巴瑞特氏食道,食道癌機率也會提升,但民眾不必過度恐慌,透過藥物及飲食的改善,胃病根治率可達9成。 -
老翁吃榴槤不慎 將果肉內硬籽一併吞入卡住食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97蔡銘洋醫師表示,誤食異物後若異物太大或食道蠕動功能欠佳就容易造成阻塞,老人家因為咀嚼能力不佳、吞嚥功能退化,屬於誤食異物的高危險群,更需要小心進食。異物產生的症狀包括咽喉痛、胸腹部疼痛、吞嚥困難、吞嚥疼痛、噁心、嘔吐、流口水、氣促、異常失聲等,尖銳物品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破裂而導致腹膜炎。 -
婦人持續血便拉不停 膠囊內視鏡精準定位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046持續拉出大量鮮血,這可會要人命!51歲楊小姐連續4天拉出大量鮮血,就醫時嚴重貧血,經過緊急輸血仍未有起色,還是持續解出血便,做了1次胃鏡、2次大腸鏡、1次電腦斷層血管攝影,還是未能找出病因,最後透過膠囊內視鏡檢查,才確診為小腸出血,經過肛門小腸鏡止血,才停止拉血。 -
不吃青菜少喝水 4歲女童竟出現血便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346新竹馬偕醫院小兒胃腸科主任連啟宏說明,臨床兒童大腸疾患發生率遠較成人低,例如,幼年型息肉發生率約3%,多是單顆、偶發的良性病灶,切除後就可改善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