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溫開水
-
煮開水有撇步!取水要挑時間 專家授1動作清除有毒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23民眾平常想要喝水,家中若沒有飲水機的話,就會自己燒開水,但煮開水也是有注意事項喔!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建議,大家在煮開水時,最好選取晚間的自來水,煮沸之後可啟動抽油煙機,並打開茶壺蓋子,以便清除三鹵甲烷、氯等有毒物質。 -
入冬慎防腦中風!除了改善血循 醫師教你日常做好保健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47節氣進入「冬至」,氣温跳水式下降,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容易上升,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機,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也隨之提高,通常冬天越冷,體內血液的黏稠度會增高,血管比較容易產生痙攣,血流速度趨緩,如果原來就有高血壓,血壓更會飆高,可能誘發腦出血。錢本文診所院長錢本文醫師表示,臨床上腦中風指的是突然爆發的血管性疾病,不過,動脈血管不會無緣無故地破裂,而是長期下來已潛藏的血管硬化與阻塞持續惡化,一旦這些壓力爆表時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另外,倘若血流不暢使腦內局部受到壓迫,也可能使腦部某一部分失去功能遺留神經症狀,因此血液循環不良也是腦中風常見的主要原因。 -
冬至寒流襲台!8大保暖要點 泡湯水溫不可超過這溫度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3712月22日是24節氣的「冬至」,是北半球1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1天。今年的冬至不僅天黑得早,氣溫也降到讓人「皮皮挫」。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2月21日至25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早晚氣溫明顯偏低,氣溫只有約10度左右。國健署提醒民眾8點注意事項,保暖又健康! -
冷氣團到!慎防心血管未爆彈 2大族群保暖工作不馬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44根據中央央氣象局指出,近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外出時,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保暖衣物、襪子及鞋子等保暖物品,避免氣溫的差異可能促發心血管或中風的風險。 -
去年10大指示用藥這類占4款! 5大緩解便秘藥比一比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4少喝水、蔬果吃得少,有便秘困擾的人越來越多,這也顯示在軟便劑消量,根據健保署整理110年指示藥品申報量排行榜,前10名中就有4款為通便用藥,藥師提醒,使用瀉藥後症狀惡化,或1周後仍未改善,應儘速就醫。 -
突然胃食道逆流怎辦?專家教1招緩解 日常保養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68胃食道逆流主要成因與飲食習慣、胃部承受過度壓力有關;郭威廷醫師說明,患者因壓力大、容易緊張、3餐不定時等因素,引發自律神經失調,使腸胃蠕動不穩定。而進食過快、狼吞虎嚥,會讓胃需要用更多力量去消化食物,無形之中提高胃壁跟賁門的壓力,當賁門無法緊閉,胃酸持續分泌、刺激甚至逆流而上,就容易產生病變,嚴重者恐致癌變發生,民眾需要當心。
-
外套別急著收!天氣又轉涼 早晚溫差大戶外活動須留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52現正值春季加上疫情趨緩,許多民眾會出門賞花及泡湯,但春季一天內溫差較大,民眾戶外賞花時應注氣溫變化,適時添加衣物保暖,可以使用多層式穿搭法來防範溫差。若有泡湯需求,也建議飯後間隔兩小時再泡湯,泡湯時間每次勿超過15分鐘,並須慢起身多喝水。特別提醒有慢性病者,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不宜超過攝氏40度,且避免冷熱溫差過大。 -
春節暴飲暴食易導致腸道自律神經異常 腸躁症恐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人體五臟六腑的運行具有連動性,突然的暴飲暴食會導致身體無法及時的排除腸胃道的毒素導致消化系統功能受損與自律神經失調,表現在腸胃道的症狀就是腹瀉與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