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潛在疾病
-
國內感染科權威齊聚一堂 對新冠AZ疫苗不良事件回應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55為了讓民眾對AZ疫苗能有正確認知,多名感染科醫師學者齊聚一堂,召開「新冠疫苗不良事件與變種病毒專家記者會」,邱南昌說,疫苗不良事件和疫苗副作用是兩回事,兩者只是有時序上的關係,但不見得有因果關係,只是碰巧。 -
耳鳴患者隨老年人口增加快速成長 放任不理只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8807台灣人口快速老化,耳鳴也是老化現象之一,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老年人耳鳴的原因多半與生理機能退化有關,包括: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神經退化萎縮等老化因素,都可能引發耳鳴,因老年人口增加,耳鳴的人數也呈現快速成長,若長期耳鳴卻放任不理,還會產生重聽及眩暈的併發症。 -
流感疫苗能防新冠病毒? 常見疑問Q&A快問快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4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何松穎表示,適逢COVID-19全球疫情期間,不少民眾對於是否該施打流感疫苗有諸多疑問。 -
流感疫苗不良事件死亡增3人 新冠疫苗能否自費研議中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65莊人祥表示,統計至10月29日,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施打457.4萬劑,而接種不良事件通報,前(28)日不良通報共80件,今日則增加至192例,包含3名死亡:接種日期分別在10月8日、7日,死亡則在10月13日、21日、11日,研判死因分別是肺癌與急性心肺衰竭、心肌梗塞合併心包積液、腦動脈瘤破裂。 -
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17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一般耳鳴問題大多起因於內耳的機能退化或老化,由於內耳血管循環不良,無法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分,而導致神經退化萎縮;也可能因為短期壓力太大,內耳微血管過度收縮導致循環不良,造成內耳組織缺血萎縮產生耳鳴現象。若因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耳鳴,需藉由醫師的專業判斷,除針對耳鳴施予對症治療,也須同時改善腸胃問題,才能有效改善。 -
美顏針灸結合穴道與經絡學 改善血氣循環變美從內而外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7477擁有多年中醫美顏針灸臨床經驗的中醫師沈瑞斌指出,所謂「美顏針」,不單只是針灸穴道的原理而已,也是經絡學的延伸,起初用來改善顏面神經麻痺、顏面不對稱,後來才廣泛應用至美容層面。因此,中醫美顏針灸需精通臉部經絡、經筋、皮部,並結合肌肉、淺筋膜,藉由針刺調節,促進頭臉的氣血循環,修飾臉部線條、改善肌膚循環代謝,臉部自然澎潤、不易長斑、淡化細紋。 -
公費流感疫苗全國瘋搶 6歲以下幼童接種率不進反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578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公費流感疫苗成人施打率非常好,特別在年長者,目前已接種約86.8萬劑,相對去年成長23萬劑,很可能是新冠肺炎影響。加上成人能夠獨自行動,而6以下幼兒如果沒有生病,比較不會到醫療院所,要等待父母方便時間,可能因此影響了施打人數,僅施打16萬劑。 -
國人聞大腸癌色變! 醫師呼籲癌症篩檢「腸」識不可少
癌症新知 / 腸癌4086羅東博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余盈輝表示,1次篩出2個大腸癌病灶,其實是非常罕見的狀況,楊老先生的腫瘤分別位於大腸的20公分與40公分處,大小為2公分及3公分,幸運的是都剛好位於大腸的左邊中下段,即乙狀結腸處,所以手術切除範圍還能控制在30公分內,若腫瘤異位就比較棘手,可能需要切除更多大腸,使剩餘的大腸功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