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澱粉類
-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0張馨予說明,中醫觀點來看,肥胖主要成因可能和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溼壅滯、先天體質、生活壓力等因素相關,可以分成胃腸溼熱型、脾腎陽虛型、脾虛溼阻型、肝腎兩虛型、肝鬱氣滯型等類型。 -
夏季限定芒果鳳梨手搖飲消暑 營養師揭熱量糖分大爆表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16時序進入盛夏,陽光熾熱,走在路上沒幾分鐘,就汗流浹背。最想要的,就是來杯手搖欽消消暑氣!營養師觀察發現,台灣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得少,飲料倒是越喝越多! -
糖友少動多吃血糖容易失控 多做家事活動有助穩定血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361名50多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已6年多,之前1年血糖都控制在目標值,空腹血糖值為80至130 mg/dl,糖化血色素(3個月內血糖評估值)為5至7%,最近這次驗血卻發現空腹血糖值上升到170mg/dl,糖化血色素7.5%。 -
防疫不忘增強免疫力! 營養師給親子的7個飲食小技巧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331防疫期間,家長如何讓台灣兒童兼顧營養均衡,加強免疫力抵禦病毒侵襲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每個家庭需要持續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的生活型態,康聯生醫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專家官彧提供以下7個小技巧,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透過飲食和運動健康成長,增強健康免疫力吧! -
「高蛋白減肥」不吃澱粉 狂吃蛋白質真的瘦得比較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12然而,觀看他的健檢結果顯示,已有高血壓並且腎絲球過濾率eGFR指數遠遠低下標準值,僅有60 ml/min/1.73 m2(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大約是100~120 ml/min/1.73m2),顯示腎臟功能已發生問題,屬於輕度慢性腎功能障礙。 -
怕冷又怕熱恐糖尿病徵兆! 「3個非典型症狀」別輕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33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有些疾病會影響患者對環境溫度的感受,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會造成怕熱,甲狀腺功能減低會怕冷,而糖尿病可能導致怕熱又怕冷。 -
想增肌減脂天天高蛋白飲食 只吃肉不吃澱粉嚴重恐洗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1036歲林先生健診報告幾乎滿江紅,身高175公分、體重84公斤、BMI指數27.4,達成人肥胖定義,且合併高血壓、腎功能不佳等慢性疾病,醫師建議他減重。為此,他參考網友貼文,執行「高蛋白飲食法」,大幅減少食物中的澱粉比例,不吃米飯、麵類,多吃肉類,認為補充蛋白質就可以增加肌肉量。 -
減重最怕反彈溜溜球效應 中醫針灸穴位埋線對症治肥胖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483中醫治療減重針對肝氣鬱結型,採用柴胡疏肝湯、小柴胡湯或逍遙散等;脾胃積熱型開立清胃藥方、清胃散等;脾腎兩虛患者容易浮腫肥胖,可服用四君子湯,再搭配六味地黃丸;肝腎陰虛型常用腎氣丸等;脾虛、脾濕、痰濁患者,可使用二神湯、或溫膽湯。飯後服藥能幫助身體燃燒代謝、飯前服用則可添加薏仁、何首烏,達到抑制食慾的目的。若問診時發現患者本身心氣較虛,也會使用生脈飲、炙甘草湯等,有助基礎代謝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