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無薪假
-
疫情影響經濟無薪假人口破2萬 壓力型耳鳴患者激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5耳鳴初期發作聲音不大、時間也不長,因此一般人會覺得不太嚴重,症狀輕者只要多休息則可不藥而癒,但時間一久雜音會逐漸大聲,發作時間也變長,有的24小時不停止,更甚者聲音變大或有尖叫聲,更人感到痛苦而難以忍受,若至此時才看就醫,治療難度也會增加,治療成果也難以達到病人期待,以為無法治療,其實只要耐心服藥治療半年,嚴重者可能須花費更多時間才能逐漸改善,病人與醫師必須有耐心共同合作來治療頑固的耳鳴症。 -
中年禿髮求職受阻 挽救轉職危機植得給自己一次機會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3559面臨落髮危機,生髮水、口服藥物等各種方式都有人嘗試,效果因人而異。孫增貴指出,生髮的目的在於治療生病萎縮的毛囊,但如果毛囊已萎縮死亡,就再也無法啟動生長,此時若想重建髮量,植髮是唯一快速方便的選擇。 -
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56葉啟斌說明,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方式除了每日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施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由於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機率與疾病惡化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 -
疫情失業在家「苦苦等」 藥品臨床試驗專員正夯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15食藥署指出,根據現行法規,在新藥進入台灣市場前,需先進行一連串臨床試驗,確認其安全性與療效,但臨床試驗的執行過程複雜且漫長,包括執行前需先進行臨床試驗申請,待獲得核准後開始收案。 -
企業防疫也防「鬱」 董氏設計舒壓體驗課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07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4月發表的《新冠肺炎對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的影響》調查指出,失業及缺乏收入保障者與憂鬱、焦慮、物質使用提高的機率有高度關聯,隨著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自殺人數也可能會上升。 -
受疫情影響心情跌落谷底 你也有失志症後群嗎?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60因為人生幾乎以工作為主,加上職場表現不錯,但全球爆發疫情之後,突然收入變少了,必須休無薪假或是沒了工作、經濟拮据,頓時失去生活目標,以致出現失志症候群。 -
長期缺牙導致健康亮紅燈 趁疫情期間無薪假認真面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063牙科醫師林克承指出,一般人有28顆牙齒,各司其職,如果缺牙過多,剩下的牙齒必須承擔沈重的咀嚼壓力,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咬合不正、顳顎關節疼痛等問題,甚至導致晚間磨牙。 -
小資女薪情低落 上班壓力大竟耳中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103上班族薪事誰人知?每到年底,媒體常有企業裁員、倒閉、放無薪假的消息傳出,許多為五斗米折腰的小資族,擔心能否保住飯碗,心中所承受的壓力,恐引來疾病纏身。有一名年輕OL,因公司營運狀況不佳,不斷裁員或放無薪假,讓她壓力越來越大,某天竟然發覺同事說話的聲音就像卡通人物,甚至高亢刺耳,還有回音感,竟連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