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照護計畫
-
小兒腦麻不放棄! 中西醫合療提升病童與家屬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62凡是對林小弟有幫助的治療,林媽媽都非常願意嘗試,自林小弟1歲起,她就帶著兒子北上看中醫接受治療,後來在「媽媽社群」中,得知楊成湛在幫助腦麻孩子症狀改善很有經驗,於是帶著孩子就近向楊醫師求診。 -
舒緩手術、化放療副作用 健保中西合璧癌友照護有解方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212中醫師表示,癌友接受手術、化學藥物及放射治療時,常因副作用產生身心巨大不適,產生的恐懼及壓力甚至讓病患萌生放棄治療念頭。但若藉由中醫整體評估患者狀況,適當以中藥調理陰陽氣血虛衰、氣滯血瘀等體質問題,搭配衛教正確用藥觀念,避免濫用民間偏方,多數病患在中醫治療後都能改善不適症狀,進而有效幫助患者完成西醫癌症治療療程。 -
腎衰竭內分泌失調難受孕 林口長庚團隊助換腎婦獲雙寶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71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科主任吳憲銘醫師表示,腎衰竭會造成女性內分泌失調,懷孕困難。高小姐接受腎臟移植後,仍舊無法受孕,於是到林口長庚經過多次試管嬰兒的努力後,終於成功懷孕。 -
慈濟中醫學術論壇 逾50位學者專家分享中西醫療整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000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40年前證嚴法師興辦花蓮慈院時,曾殷殷叮嚀,西醫固然重要,但是慈濟醫療體系裡中醫也很重要,希望將中西醫結合起來,把老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包含中醫以及中藥推廣出去外,還要帶著使命感,讓更多人看見中醫的療效與智慧。 -
牙周病治療好真的就沒事? 少做這件事恐增加復發機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066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臺灣牙周病盛行率高達90%。牙周病是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若口腔衛生欠佳,牙菌斑長期累積在牙齦周邊,而細菌便會分泌毒素,刺激牙齒周圍的組織發炎並導致破壞。牙周病為慢性疾病,臨床症狀並不明顯,除非急性發炎時引起牙齦腫痛或經由牙醫師定期檢查,才會被診斷出來。牙周病通常伴隨牙周囊袋加深與齒槽骨的破壞,常見的症狀包括:牙齦紅腫或發膿、牙齦易出血、牙齦按壓疼痛或悶痛感、牙齦萎縮、牙根敏感、口臭、牙齒縫隙或動搖度變大、牙齒位移或變長、咀嚼酸軟無力等。 -
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 醫推牙周支持性治療降低復發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369為了維護全民牙周健康,健保推行牙周統合照護計畫來提供民眾全口牙周治療,內容包含第一階非手術治療,包括:X光檢查、牙周探測、口腔照護衛教與正確潔牙指導、牙齦下刮除和根面整平術,並在追蹤4到8周的牙周復原情況後,視需求及專科醫師評估後接受進一步的牙周手術治療,以求達到更深部有效的清創、減少牙周囊袋深度並予以牙周組織再生的機會。 -
老大人服務站化零為整全方位照護 鼓勵長輩多外出走動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19老大人服務站主要提供家屬與長輩優質且全方位照護服務。透過照管師專業諮詢服務,串起了「居家照護服務」、「輔具服務」、「長照特約服務」,各站也透過健康講座活動來鼓勵社區長輩走出家門多與社會連結。 -
腦麻兒寸步難行 施打肉毒抑制肌肉收縮重拾復健信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87彤彤的媽媽回憶起,在接受注射治療前,彤彤的復健意願很低,因為即使腦部指揮腳抬起來,但因為肌肉太過緊繃,總要嘗試很久且花很多力氣,才可能抬起來一點點,久而久之就不想復健了。但在接受肉毒桿菌的注射後,讓大腦的控制變好了,抬腳變得輕鬆,走路也變快了,重拾了復健的信心。對孩子而言,這個改變不只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