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生冷
-
「圓規」帶來豪雨汗皰疹患者叫苦連天 中醫調理斷病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487鄭愛蓮表示,汗皰疹是好發於手和腳的溼疹,常見於手指縫、手指和腳趾末端、手臂、腳背、腳底板。發生汗皰疹時會長出1顆顆透明的小水泡,還會發癢。 -
寒露時節天氣晝熱夜涼 中醫開立潤肺防燥生活飲食處方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21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瞿瑞瑩表示,像是能祛風潤燥的芝麻、潤腸通便的蜂蜜、滋陰養胃的蓮藕、生津潤肺的山藥,以及能滋潤清熱的菊花和當令盛產的秋蟹,都是適合此時節的飲食內容。 -
乾癬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節體內代謝幫助「癬」中求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65鄭愛蓮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能透過排汗、分泌油脂等,將體內老舊的代謝物質排出,當體內循環、調節代謝功能或免疫系統失調時,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
防疫茶當水喝竟畏寒越喝越怕冷 中醫師指出喝錯反傷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03781名年約50歲的中年男子,平時工作常跑外務,身體強健,無特殊疾病,近幾個月來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相關新聞的影響,便每天將中藥材配製而成的防疫茶當水喝,想要藉此預防罹患COVID-19,不過防疫茶的配方通常以清熱、解毒的藥材為主,其中包含金銀花、板藍根等,其藥性較寒,如果是腸胃功能不佳或體質較虛寒的人,最好經醫師診斷評估後再使用。 -
天氣炎熱在家防疫飲食不節制 誘發鼻過敏還以為是染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7李宏信指出,流鼻涕、打噴嚏、鼻塞是鼻過敏的典型症狀,雖好發於季節變換之時,但在夏季期間,若貪涼吃了太多的冷飲、冰品,也可能會誘發鼻過敏,尤其是氣喘患者更要注意,應避免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吃進太多冰冷食物,加劇過敏症狀。 -
太熱狂吹冷氣小心「空調不適應症」 6招防冷氣病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366家醫科主任鄒孟婷指出,所謂的「空調不適應症」,指的是因為空調設備所引發的種種不適症狀,在這些症狀中,最常見的除了經常性的肌肉痠痛、下肢無力、頭痛、口乾舌燥、咳嗽或類似感冒症狀等,這些經由空調所引發的疾病,很多人把它統稱為「冷氣病」,雖然醫學上並沒有真正定義冷氣病的名稱,但只要跟空調相關,因為冷氣吹過度所造成的不適現象,就可歸類為「冷氣病」。
-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39對付溼疹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潔,鄭愛蓮提到,可以用肥皂快速清洗患部並擦乾,再擦上中藥材萃取的外用藥膏,如有傷口不敢清洗,也可交由醫護人員指導方法,達到止癢和修復效果,同時搭配內服中藥調理體質。溼疹患者的體質通常多為溼熱且脾胃升降功能差,初期多以清熱、濾溼、健脾、止癢等藥物治療,待溼氣改善後,再用補脾利溼、強化肝氣疏泄、補元氣的藥物,通常約3到6個月可恢復好轉,全身性溼疹的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的調理。 -
防疫在家減少社交戒菸好時機 戒斷症狀別慌5妙招應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37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目前全國處第3級警戒,請民眾在家防疫減少外出,若須外出,應全程配戴口罩,室外脫口罩吸菸不僅增加染疫風險,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也讓荷包大失血。而室內吸菸則讓家人與鄰居困擾於二手、三手菸對健康的危害,還沒戒菸的民眾,現在正是戒菸成功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