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疫情趨緩
-
疫情趨緩逐漸解封 杜絕憂鬱從停止「社交孤立」開始!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257進入後疫情時代,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防疫措施鬆綁,大家逐漸恢復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但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有憂鬱、焦慮症狀者大幅增加,回歸正常社交互動,要多注意身邊親友的情緒狀態,避免因情緒問題而造成社交孤立。 -
健保部分負擔首階段預計4月上路 先漲輕症急診費用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044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在16日上午證實,健保部分負擔將採2階段實施,其中急診與藥費部分負擔,將分為2階段,首階段4月實施。 -
本土+16902!疫情趨緩 20多歲吸菸男腦動脈瘤出血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24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下降,今(12)日新增1萬6902例本土個案,與上週日比減少5692例,降幅達25.2%。另增57例死亡個案,其中最年輕死者為20多歲男性,無慢性疾病,但有抽菸習慣,日前因頭痛,服用止痛藥,不幸昏迷送醫,死亡為大腦動脈瘤自發性破裂出血,及感染新冠病毒。 -
指揮中心走訪各縣市 交流疫苗接種加強策略與防疫經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15指揮中心說明,王必勝指揮官及莊人祥發言人至高雄市、台南市拜會,針對縣市疫苗接種等防疫工作推動,除提供建議外,亦吸取相關執行經驗及回饋意見,將做為後續政策調整訂定的重要參考。 -
2月7日起入境後「0+7」有異動 調整旅客有症狀再快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2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表示,自2月7日起調整自主防疫指引中有關篩檢時機之規定,取消原入境當日或自主防疫第1天或匡列為接觸者當天以快篩試劑進行快篩、以及外出須有2日內快篩陰性結果之規範,改為「自主防疫期間如出現症狀再使用家用快篩試劑篩檢」。 -
春節不只圍爐、領紅包! 網友激推過年還有這些事必做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255喜氣洋洋的農曆新年及將到來,隨今年疫情趨緩、逐漸解封,民眾終於能開心與親友團圓過好年。而春節期間究竟有哪些事情不容錯過呢?想與親友體驗濃濃的年味,留下快樂難忘的回憶嗎?快來看看網友們推薦的5大新年必做事項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新春必做」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新春必做事項有哪些。 -
疫情趨緩大腸癌篩檢量增12.4% 男性篩檢人數較女性少
癌症新知 / 腸癌2308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依據衛福部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7歲,相較108年延後了1歲。根據癌症篩檢資料庫資料顯示,近期因疫情稍緩,111年大腸癌篩檢量較110年增加13.3萬人(增加12.4%),但仍未恢復疫情前,也就是108年的篩檢量;其中,111年男性篩檢人數49.2萬人,女性70.1萬人,男性篩檢人數相較女性少。 -
新冠肺炎造成生活停擺 青少年大腦老化速度卻不減反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50比較了新冠疫情流行前後的參與者,發現了大流行似乎已經從物理上改變了青少年的大腦。那些經歷因疫情居家、停止社交的人,他們的大腦皮質層的厚度減少了,海馬迴和杏仁核體積變得更大,大腦年齡也老化了。另外,他們對心理健康問題也變得比較嚴重。這樣的變化究竟是永久性或只是暫時的,還無法確定。另外他指出,還有1個問題,即是他們未來的真實年齡,最終是否會趕上他們的大腦年齡,以及這從長遠來看,這會對他們產生怎樣的影響,都是值得在探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