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病友
-
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免疫療法納給付 接軌國際指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363免疫療法藥費昂貴,健保署24日宣布,今年6月起,給付「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早期三陰性乳癌」等癌友免疫療法,約有3400名癌友受惠,1年藥費支出約32.95億元。肺癌、大腸癌、乳癌名列111年新增罹癌人數排行榜的前3名,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趨勢,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近期積極導入免疫療法,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並加速癌症病友精準用藥,以減輕經濟負擔。 -
生育與治療陷兩難! 乳癌病友協會籲凍卵補助加快時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736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乳癌已連續多年高居我國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數據顯示新增病患數超過17,000人。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數據也在增加,據統計40歲以下患者占比約為16.6%。另一方面,由內政部公布的女性生育年齡來看,30至39歲女性也是主要的生育族群。如果不幸在生育年齡罹患癌症,不僅打亂治療節奏,更會對人生規劃與生育計畫帶來重大衝擊。 -
重症肌無力發病時像「全身當機」 難治型患者想活下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089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葉建宏表示,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異常產生抗體,錯誤攻擊神經肌肉傳導系統,導致肌肉無法正常運作,進而釀成肌肉無力等症狀,好發於20歲至30歲女性及50歲以上男性。 -
中醫抗癌「增免減毒」 透過7階段治療進程提升修復力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218癌症的產生是因為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表現失衡,而基因調控在中醫的觀點而言和「陰陽氣血的平衡」息息相關。透過體質調理可以校正此失衡,運用「扶正與祛邪」扭轉疾病帶來的影響。中醫治療癌症方面,視人為「整體」的觀點出發,針對不同的階段給予合適的處方調理,以降低疾病不適感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醫師賴睿昕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將癌症治療過程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追蹤期等。 -
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演繹人生 類風溼關節炎掀話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45近來很夯的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劇中角色梁金明在填寫病史時,提到家族中有慢性風濕症的病史,這是一種慢性且會持續進展的發炎性關節疾病,可能影響全身關節,最終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喪失。在台灣,已故的知名作家劉俠,是最知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 -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5573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診間門口踟躕良久,才終於踏進門去。反覆確認門鎖是否上好的衝動幾乎讓他錯過約診。環顧四周,手心因緊張而滲出汗珠。等候區內,他看見一位年輕女子默念著什麼,一旁的中年男子不住整理襯衫袖口。張先生稍稍安心,原來他並不孤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其特徵是反覆出現令人苦惱的念頭(強迫性思考)與重複行為(強迫性行為)。 -
巴金森症患者2大「斷電」高峰時間點 醫揭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70巴金森症的治療主要依靠多巴胺類藥物,如左多巴胺(Levodopa)、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COMT抑制劑(COMT inhibitors)、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等。吳瑞美表示,多年藥物治療後,患者普遍面臨藥效減弱的瓶頸。藥量足夠時行動自如,但藥效消退後,較嚴重的患者如同電池沒電,出現全身僵住、動作遲緩、反應變差、寸步難行等「斷電」現象,導致跌倒和傷害。 -
風濕免疫疾病不只有類風濕性關節炎 還包含乾癬、異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43關節紅腫難癒、反覆抓癢破皮的皮膚病,其實可能不是單純的退化或過敏問題,而是免疫系統失調引發的疾病。風濕免疫疾病涵蓋範圍廣泛,從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皆屬其範疇。隨著診斷技術與治療藥物的進展,透過「多元整合」的治療策略,能顯著改善病患長年不適,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