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痔瘡
-
錯把直腸腫瘤當痔瘡 阿公強忍疼痛坐立難安
癌症新知 / 腸癌4795台中90歲潘姓阿公長期血便,又在肛門口摸到突出物,以為只是痔瘡發作,僅塗抹痔瘡藥物和服用中藥處理,始終強忍不適沒向家人透露,直到子女發現爸爸舉止怪異,硬拉著就診才發現竟是「低位直腸癌」惹的禍,所幸透過口服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後,腫瘤明顯縮小,阿公也能順利坐下和解便了。 -
西方人做不出亞洲蹲 原因跟如廁文化有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77我們所熟悉的公廁蹲法,對西方人來說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當雙腳貼地身體往下降時,西方人往往直接跌坐在地,因此,這個蹲法也被封為「亞洲蹲」。但是到底為什麽西方人沒辦法蹲呢?跟人種有關嗎?國泰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東西方生活習慣的差異,亞洲人較常用這個姿勢做事、休息,因而能夠做出這個蹲姿,但西方人 -
惱人貢丸痔瘡纏身 中醫治療重拾暢快人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0152年次的張先生,8年前罹患痔瘡,但卻輕忽未積極就醫,今年痔瘡竟大如貢丸,嚴重影響排便,每次上廁所都要花上1小時。雖然手術切除痔瘡可一勞永逸,但張先生卻害怕留下後遺症、影響排便,下半輩子要包紙尿布度過。後來接受中醫免開刀的枯痔療法,10天後痔瘡就自然脫落,傷口癒合,輕鬆擺惱人的痔瘡。 -
台商長痔瘻返台求助中醫 簡易療法免開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49從事電子零件業的邱姓台商,連續幾天應酬喝酒後,某日突然感到肛門處腫痛、流膿,甚至痛到臉色發白且合併發燒症狀。3月初返台就醫將痔瘻膿水引流出,消炎消腫後病情控制,醫師建議需開刀治療,但邱姓台商擔憂若術後失敗恐出現大便失禁的後遺症,轉而尋求中醫,經治療1個月後已獲康復,瘻管順利脫落,排便功能也未受影響。 -
術前放化療治直腸癌 降低局部復發率
癌症新知 / 腸癌1062一名70歲老翁,去年如廁時發現糞便有帶血、形狀變細等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未加理會,但症狀持續數月,後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在腸鏡檢查後,經病理切片、影像醫學檢查,才得知已罹患直腸癌第3期。 -
術前放化療治直腸癌 降低局部復發率
癌症新知 / 腸癌2943一名70歲老翁,去年如廁時發現糞便有帶血、形狀變細等情形,原以為是痔瘡而未加理會,但症狀持續數月,後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就診,在腸鏡檢查後,經病理切片、影像醫學檢查,才得知已罹患直腸癌第3期。 -
肛門廔管治療棘手 微創手術擺脫尷尬宿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089常有人搞不清楚痔瘡和廔管的分別,俗話說「十男九痔」,如果長出肛門廔管,治療更為棘手。三軍總醫院日前以「微創廔管結紮手術」成功協助一名複雜性肛門廔管開口的中年男性,擺脫尷尬的宿疾,術後肛門括約肌功能正常,生活不受影響。 -
肛門外有硬塊要切除? 中醫對付痔瘻免開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85來自香港的黃先生,5、6年來時常會有膿從肛門口流出來,但臀部皮膚上又未見任何傷口,曾至兩家診所就診,一家告訴他要先以抗生素治療,若未見療效便須開刀引流;另一家則告訴他,絕不能開刀,否則「肛門會壞掉,要做人工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