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瘻管
-
放療前先護牙 頭頸癌骨壞死風險降4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298周先生的一位朋友也是口腔癌患者,之前因為接受放射治療,而出現口乾及味覺改變等症狀,還因黏膜潰瘍疼痛不已,變得不愛刷牙,導致滿口嚴重蛀牙甚至牙齒搖搖欲墜。幾個月後因嚴重口臭就醫,卻被診斷罹患了下顎骨放射性骨壞死,經藥物治療無效後,又進行多次清創手術刮除壞死的骨頭組織,導致臉部外觀嚴重變形,完全失去咀嚼能力,只能靠鼻胃管灌食。 -
男子右眼不明原因突起 竟是罹患罕見腦疾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828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治醫師林重榮指出,腦部瘻管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形成原因目前並不清楚,文獻報導,可能和之前的頭部手術、拉皮、使用女性賀爾蒙、長期倒立,或是長期腹部用力有關。由於早期症狀較輕,大部分患者常因接受健康檢查才發現、確診,如果不治療,嚴重時可能頭痛,甚至腦溢血。 -
孩童發燒恐喪失聽力? 慢性中耳炎不容小覷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02當中耳腔炎症持續12個星期以上,並伴隨有耳膜穿孔及膿性分泌物時,就是「慢性中耳炎」。呂宇城解釋,慢性中耳炎的分泌物,會阻斷聽小骨由鼓膜至卵圓窗聲音震動的鏈結,導致傳導性聽力喪失;而膿性分泌物的發炎物質有時會經由圓窗穿透至內耳,造成感覺神經性聽力喪失。 -
老婦長期臥床壓瘡惡化 傷口造口照顧挽救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45花蓮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任林彥光表示,阿嬤的傷口,惡化面積擴大到約10公分且組織已經發黑、發臭,趕緊會診整形外科與傷口造口護理師協助處理,但因為擔心阿嬤年事已高,且屬於麻醉風險極高的病人,建議以換藥的方式改善傷口狀況取代清創手術。 -
小傷口險致命 壞死性筋膜炎死亡率達五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46台中慈濟醫院主治醫師泌尿科謝登富醫師表示,劉建明先是屁股疼痛就醫,抽血發現發炎指數異常高,電腦斷層顯示嚴重膿瘍,加上明顯的產氣菌,確診為壞死性筋膜炎。 -
心血管內卡異物 免挨刀剖胸即可取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05成大醫師放射診斷部主治醫師劉婉貞表示,Port-A植入式人工靜脈導管常用於癌症化療的病人,也可以用在其他需要長期及重覆靜脈注射藥物的病患,如全靜脈營養治療、疼痛控制等。 -
北榮義診團深入泰北 心臟病童陳小妹獲新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22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兒童心臟內科主任李必昌表示,102年10月17日北榮義診團在泰北清邁府熱水塘村一新中學為民眾進行義診,當時4歲陳小妹妺在外婆及父母陪同下,前來接受治療。 -
罹克隆氏症 男子腹痛暴瘦25公斤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121醫師邱建銘表示,32 歲莊先生去年3月腹部突然莫名絞痛到全身冒冷汗,無法入眠,跑遍大小醫院診所,被當成腸沾粘處理,病情反覆發作,食物一下肚,即使是流質都會引發腹部絞痛,拉肚子拉到人整個都快虛脫,體重從72公斤狂掉至47公斤,半年多整整少了 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