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友
-
常喝豆漿容易得乳癌? 關於癌症常見問題聽專家怎麼說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358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數字,2020年全球常見癌症類型、導致死亡之癌症及癌症趨勢分析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女性好發的乳癌首度超過肺癌,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癌症。 -
4旬男腹痛、體重減輕!吃胃藥無改善 再檢查竟罹癌王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40140歲男子不菸不酒、無家族史,無慢性病,因最近覺得上腹悶脹、體重莫名減輕10公斤,檢查結果令他晴天霹靂,竟為「癌王」胰臟癌,腫瘤8公分且已擴散,無法手術,只能化療。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年胰臟癌新發個案超過3000人,奪走近2500人性命,由於病程發展快速,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被喻為「癌中之王」。 -
罹癌不是生命終點 中醫對抗癌症掌握5原則助癌友康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00杏菖中醫診所院長莊振杉醫師指出,現代醫學治療癌症,通常會是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性治療等,接受上述治療的病患最常出現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腸胃道症狀,胸悶、心悸、呼吸不暢等心臟半衰竭症狀,也會出現倦怠乏力、貧血、脫髮、口腔黏膜破損等骨髓功能抑制的症狀,這些多不勝數的症狀容易使癌友心生放棄治療的念頭。 -
基金會關懷癌友心理健康 與19家醫院簽約提供諮詢補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9441歲Nora正積極配合不孕治療,她在無意間感覺左胸怪怪的,因此趕緊到乳房外科就醫,一連串檢查下來得知自己罹癌的壞消息。雖幸運發現得早,不過手術後仍需配合5年的荷爾蒙治療,也宣告她提早進入更年期。努力許久的生子願望落空,Nora每每看到社群媒體上朋友的曬娃照,眼淚便撲簌簌停不下來,讓她好幾度燃起輕生念頭,想從陽台一躍而下一了百了。 -
乳癌化放療副作用好痛苦! 中醫採取食養調理協助緩解
癌症新知 / 乳癌2479乳癌病友因為接受西醫的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以中醫的觀點來看,賴睿昕指出,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這時身體也是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因此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 -
乳癌蟬聯女性癌冠軍 9成國人竟不知3步驟「癌症復健」
癌症新知 / 乳癌3785據衛福部最新公佈109年國人10大癌症數據,女性癌症首位持續由「乳癌」蟬聯,新發生人數達到15,259人,是女性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面對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除了及早接受乳癌篩檢,發現癌症後的治療與正確復健,更是影響預後及生活品質的關鍵。 -
本土+22594!死亡+73 3旬癌友檢出雙側肺炎病惡化歿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2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5)日宣布新增22,594例本土個案,397例境外移入,7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1名30多歲女性,有癌症轉移病史,打過3劑COVID-19疫苗,她確診後檢出雙側肺炎,住院治療不幸病況惡化過世。 -
2月4日世界癌症日 國健署補助癌症資源中心癌友不孤單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580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這1天誕生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民眾對癌症的認知,以及敦促世界各地的政府及民眾採取行動以減少癌症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影響。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從去(2022)年起,將抗癌主題訂為「縮小癌症照護不平等」(Close the Care G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