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登記
-
北市5到11歲兒童專案接種新冠疫苗 可打莫德納次世代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38為提升學生保護力,台北市教育局協同衛生局與北市聯合醫院,於3月11日於台北市南湖國小、明德國小、新和國小及銘傳國小開設5至11歲兒童莫德納次世代雙價(BA.4/5)疫苗追加劑、BNT疫苗基礎劑、追加劑專案接種。 -
國內缺藥擴大?衛福部親上火線 說明15項藥品供藥狀況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2369台灣面臨缺藥潮,媒體報導,目前市面上有多達88項藥品缺藥,有藥師必須與其他藥局「以藥易藥」。衛福部在27日召開記者會,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以及健保署長石崇良、食藥署長吳秀梅主持。王必勝表示,缺藥原因並非單一原因,不能用同方式解決所有健保在內的1.4萬項藥品。首先供應端是因戰爭與原料等影響,成本以及我國市場較小等;運輸也可能延遲,另外包含製造,原料與缺工。 -
全民普發現金6千元最快4月拿到 3管道領取方式1次看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67大家期待已久的6千元現金快要來了!立法院在21日處理有關全民普發現今的疫後強化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將進行表決。媒體訪問立法院長游錫堃在20日受訪時表示,這項草案預計2小時處理完畢。行政院長陳建仁希望法案能夠通過,政院應盡快提出預算案,照顧人民。這項法案力拚三讀通過,如果順利,最快可能在4月就能領到這筆6千元大紅包。 -
WHO定義:超過攝氏X度的熱飲 恐成為食道癌致癌因子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578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民眾需提高警覺,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請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3旬女摸到乳房腫塊不在意!驚覺不對時 檢查已罹乳癌
癌症新知 / 乳癌2715年約33歲的張小姐,3個月前發現自己左邊乳房有1顆腫塊,尤其在經期前會特別明顯,但因工作繁忙,且腫塊感有時又若有似無,便不以為意。可近期發現腫塊似乎越來越明顯,且有變硬的情形,就醫檢查後確診為乳癌。 -
中研院士朱雲漢罹直腸癌辭世 高危族群應定期做1篩檢
癌症新知 / 腸癌2404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中研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人員朱雲漢驚傳5日因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朱雲漢的哥哥朱雲鵬今(6)日凌晨透過臉書對外證實消息。 -
把關食安!食藥署驗重金屬 1巴西蘑菇複查不合格挨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75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食藥署與地方政府衛生局持續監測國內市售食品中重金屬含量,並參酌歷年監測結果、國內食品相關法規修正、環境監測結果及國人飲食習慣等,滾動式調整年度監測食品類別及檢驗項目。 -
擴大世界癌症日影響力! UICC:有3分之1癌友可治癒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453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是由國際癌症控制聯盟(UICC)所發起的1項倡議,而從2022年至2024年主要的宣傳主題為縮小癌症的照護距離,UICC希望用為期3年的影響力運動讓世界癌症日不僅僅只存在日曆上的一天。UICC指出,每年有超過1,000萬人死於癌症,藉由宣傳活動的推動,期盼全球公民從認識癌症到團結努力共同的力量,減少癌症在全球各地的健康威脅及提高生活質量和癌症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