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發音
-
牙齒不健康!網友常遇6大齒科問題 牙齒不整齊最惱人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15觀察近3個月內網友針對「齒科煩惱」相關話題的討論,可以發現「牙齒不整齊」最受網友熱議。許多民眾指出「門面的東西、第一印象很重要,很容易就敗在牙齒上了」,表示自己常會因在意齒列不整而不敢大方的露齒笑,紛紛哭訴「拍照也永遠都是微笑,都不能放開的把牙齒露出來」,常會影響到工作、感情等,導致喪失自信。 -
少年上顎骨發育不全導致前牙錯咬 矯正2年半重拾笑容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66014歲小龍因前牙反咬、戽斗臉以及無法用前牙咀嚼等問題,而至奇美醫院就醫,經牙醫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劉婷瑋醫師檢查後發現,小龍錯咬病是因為上顎骨發育不足,加上咬合干擾造成的功能性反咬(又稱假性錯咬),導致顎骨生長發育為戽斗臉型。因此建議進行全口矯正,經過2年半療程,成功改正錯咬,恢復笑容美觀,上顎齒列擁擠及咀嚼功能也獲得改善,小龍及家長對於結果感到滿意。 -
牙齒矯正有年齡限制? 醫:4階段分齡矯正訴求大不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525舉例來說,一般矯正下每7天更換1副牙套,但每天使用1至2次Ortho Pulse加速器,全口短短10分鐘,就能將牙套的更換周期提前至每5天就換1副牙套。等於原本要調整臉型大方向的過程本來需要1年,可縮短至6到8個月就能看到明顯效果。不過,整體矯正時間仍須費時2年不等,以期達到最佳的矯正結果。 -
缺牙恐影響口腔健康! 公開缺牙2大處理方法、優缺點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844缺牙會引起許多口腔和整體健康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指出,首先,缺牙可能對個人的外貌和自信心產生負面影響,再來會使咀嚼功能減弱、影響消化;如果因前牙缺失,還可能影響發音。另外,鄰近的牙齒試圖填補缺牙的空間,會逐漸移動,導致相鄰牙齒傾斜,使牙齒變得不整齊,進而增加蛀牙和牙周疾病的風險。在長期缺牙之下,患者還可能因使用單側咀嚼,引發顳頜關節疼痛或頭痛等問題。 -
偏鄉唇顎裂童「就近治療」故事 北醫全人醫療溫柔革命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36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向來積極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心思想,持續推動「5全」醫療照護: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的不僅是病人本身的健康,更兼顧周邊切身相關的人事物;其所關懷的層面更包括身心社靈4大面向——傾聽病人的心理、家庭、社會層面,甚至靈性需求。醫療團隊打造全人醫療,珍惜每個生命。 -
這3大危險因子都接觸者 罹口腔癌機率是正常人123倍
癌症新知 / 口腔癌2799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其中以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約占所有口腔癌的90%以上,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口腔癌名列男性10大癌症的第3名。口腔癌初始症狀為口部有不明腫塊、嘴巴破、口臭、無痛潰瘍,疼痛感不明顯易被忽略,進而發展成口腔不正常出血、吞嚥困難、口腔活動受限、無痛頸部腫塊。 -
聽見你的聲音!新生兒必做聽力篩檢 3歲後再1次更安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95衛福部國健署自101年起全面推行的新生兒聽力篩檢至今已邁入第10個年頭!在各醫療機構的努力下,110年(2021)有15萬6,876個出生寶寶接受聽力篩檢,篩檢率達到98.9%,其中,發現810位有聽力受損的寶寶,均予以轉介後續療育服務。同時國健署提醒,3到4歲可再做1次篩檢。 -
阿伯中風動手術竟罹患失語症 因愛好唱歌練回溝通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35「失語症」是腦部損傷的常見併發症,除腦傷外,中風、神經系統疾病都是造成病發的原因,而人體負責掌管語言的區域是左腦,要是受損,大腦無法處理對語言的理解和接收,導致聽說讀寫任何1項受到影響,都屬於失語症的範疇。蔡得榕說明,失語症大致分為「理解型」、「表達型」、「全失型」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