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白線斑蚊
-
登革熱懶人包:樟腦油無助防蚊? 正確防蚊法這裡看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73我國出現登革熱本土疫情,不僅較早發生的台南與高雄2地,現在雲林也出現多個本土病例。相信大家多少曾聽過登革熱,卻不見得完全了解其症狀或是防治方法;在4日,疾管署邀請國家蚊媒防治研究中心首席顧問陳錦生教授,從病媒蚊開始詳細說明登革熱。 -
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 7旬老翁自柬埔寨返國確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16疾管署6日表示,國內出現今(2022)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為北部本國籍70多歲男性,今年9月中下旬與妻至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柬埔寨旅遊,9月24日自柬埔寨入境於自宅檢疫,同日陸續出現發燒、骨頭痛、肌肉痠痛及四肢出現紅疹等症狀,就醫後因COVID-19 PCR檢驗及登革熱NS1篩檢均為陰性,故再次就醫,經血清檢驗屈公病陽性確診。當事人的妻子及1名同住家人均無疑似症狀,個案目前已無發燒等不適症狀,將持續監測至10月20日。 -
今年首例屈公病境外移入 7成患者有關節疼痛或關節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61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確認今年首例境外移入屈公病例,個案是印尼籍20多歲男性,今年3月16日來台工作,因發燒於機場攔檢通報,經登革熱NS1快篩陰性後,送至醫院就醫及採檢新冠肺炎,其中機場採檢血清檢出屈公病毒陽性確診。個案目前住院隔離中,同行者2人目前均無疑似症狀。 -
國內肺炎疫情雖已趨緩 防疫人員對登革熱仍不敢大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64奇美醫學中心急診醫學部高齡急診科主任黃建程表示,登革熱又稱為「天狗熱」,如果被帶有登革熱病毒的病媒蚊(埃及或白線斑蚊)叮咬,就可能被傳染。典型登革熱潛伏期約為3至14天,通常4至7天開始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全身無力、後眼窩痛、噁心、食慾不振、出疹與關節痛等症狀,一旦出現嗜睡、躁動不安、持續嘔吐、黏膜出血,即為重症跡象,如疏於治療就可能致死。 -
登革熱境外移入案例創新高 疫區旅遊慎防蚊子叮咬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93衛福部資料顯示,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案例創10年來新高,去年桃園只有6例,今年已經有15例,登革熱疫情急速上升,桃園市政府衛生局長王文彥呼籲,民眾出國可穿白色或淺色的長袖衣服,裸露的皮膚可塗上衛生署核准的防蚊液,避免病媒蚊叮咬。 -
蚊臉辨識準確度達9成以上 登革熱防疫新利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0長時期監控病媒蚊密度是蚊媒傳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工作,如何即時呈現各地區監控的結果,以利地方防疫單位規劃與進行相關的防治作業,也是重要的議題,進行監控時,如果可以即時辨識蚊種,將可精準協助防疫策略的制定,提升防疫工作的效能。 -
中藥淡香驅蚊蟲 不讓登革熱疫情延燒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08今年登革熱疫情有些反常,在中部、北部擴大延燒,目前台中市感染人數已位居全國之冠。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建仲呼籲,如果民眾有發燒、頭痛,又併發眼窩痛、骨頭關節痛、皮膚出疹等症狀,需儘快就醫。 -
寶特瓶DIY成捕蚊神器 離地面50公分效果佳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334蚊蟲喜歡棲息的場所,戶外常出現在草叢、灌木叢、雜物背面;戶內則是在陰暗角落、家具下方或背面、窗簾布幔後、地下室。因此,在置放誘卵桶等捕蚊裝置時,應該選在適當位置和高度,才能發揮最大效果,距離地面50公分,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