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皮膚疾病
-
平時沒症狀健檢卻發現癌症! 肝炎篩檢救命揪「肝」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17根據衛福部統計,有8成的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肝膽腸胃科許鈺銓醫師說,C型肝炎病毒可在人體的肝臟複製並造成一系列後續疾病,除了會加速肝炎、肝硬化、肝癌之肝病三部曲惡化外,亦會造成冷凝球蛋白血症、淋巴癌、慢性腎臟疾病及皮膚疾病等肝外表現。 -
講座報名/「腦霧」像是大腦當機? 專家解析腦疾關鍵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418正常老化和失智症的區別是什麼?蔡睿蘋醫師表示,「正常老化」可能是突然忘記某件事情,但事後會想起來。而「失智症」是對於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
慢性蕁麻疹多與食物無關 避開生活4大雷區找蕁新人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77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朱家瑜理事長表示,慢性蕁麻疹成因複雜,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疾病,絕大多數與食物無關。他指出門診中曾有一位尼姑病患,過去看診曾被醫師告誡不能吃某些食物,因此3年來只吃自己種的蔬菜配白飯,其實是搞錯方向。因此,學會提出臨床醫師無法幫所有病人辨識和調查出所有可能的致病因子,重點應放在幫助病人解決症狀,及早確定適切治療,才可穩定控制病情。 -
秋冬季節溼疹反覆發作! 肝功能不佳恐增加治療困難度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187鄭愛蓮說明,這類患者想要治療溼疹,需連同肝氣調理,方能根本治療溼疹,並修復受損的肝臟。首先第1步就先從睡眠開始調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晚間11點至凌晨1點是經絡運行至膽經的時段,凌晨1點至3點則是肝經的運行時段。肝與膽表裡相通,會相互影響身體的修復結果,因此晚間11點至3點這段黃金時間是最適合透過睡眠來讓身體排毒、解毒、修復的。 -
口罩戴好戴滿成豆花臉受災戶? 搶救口罩痘痘肌全攻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41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鄭百珊表示,近來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戴口罩成了全民運動與日常必備防護措施,因為口罩悶熱、摩擦與更加油膩的肌膚,讓許多痘痘肌族群臉上的痘痘一發不可收拾。 -
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恐截肢 別讓小傷口變大問題5點提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98感染蜂窩性組織炎最大的風險因子來自於破裂的傷口或受損的皮膚,如割傷、燙傷、動物咬傷所產生的傷口;皮膚疾病如蕁麻疹、帶狀皰疹(皮蛇)或乾癬導致表皮不完整,細菌就能大舉入侵造成傷口感染。 -
乾癬發作難擺脫? 中醫調節體內代謝幫助「癬」中求勝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65鄭愛蓮指出,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能透過排汗、分泌油脂等,將體內老舊的代謝物質排出,當體內循環、調節代謝功能或免疫系統失調時,就會產生各種疾病。 -
久站腳底起水泡能擠破? 皮膚科醫師示警擠破水泡下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60許多人都有過腳起水泡的經驗,成因眾多,有人因為久站,有些則是鞋子不合腳型,不過,大部分還是因為汗皰疹、香港腳、糖尿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等疾病而起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