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眩光
-
WFH電腦視訊用不停 「惡視力」恐成疫情另類受災戶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821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台灣人在每日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10.7小時,換言之,扣除睡眠時間,國人1天當中幾乎有2 /3的時間都在看3C;調查也顯示,10到19歲青少年乾眼症的比例也大為提高至71.5 %。 -
白內障威脅視力健康 葡萄酒中抗氧化劑可能降低發生率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4白內障的症狀包括眩光、複視、對比敏感度降低、視力昏暗或深度感知能力較差等,可能導致日夜間閱讀或駕駛交通工具時困難。白內障手術是治療的唯一方法,對於改善視力而言,是具有低風險、快速而有效的方法。那麼飲酒會減少罹患白內障的機率嗎?為了找出答案,倫敦大學學院眼科研究所研究員Sharon Chua的團隊追蹤了490,000名英國人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 -
罹患白內障除了老化因素 還有這些風險因子你不能不知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393收治該名白內障患者的晶愛眼科醫師李孟昇指出,導致白內障的原因通常與老化和接收過多紫外線有關,此外,高度近視患者也是白內障的高風險族群,其他也有少部分案例是因為外力撞擊傷及水晶體,特殊代謝疾病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所致。而該名男子則是因為長期服用治療僵直性脊椎炎的類固醇藥物,使得水晶體混濁,白內障因此產生。 -
人工水晶體再進化 全焦段克服夜間眩光即將引進台灣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220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現今治療白內障已進展到使用微創手術,手術前只需滴入具有麻醉藥效的眼藥水便可執行,切割的傷口小到只有0.2公分,再使用儀器進行超音波乳化術,用低能量將白內障吸出,並將人工水晶體對折,植入後再攤開便完成手術,術後恢復快,且無須縫合,幾乎無疼痛感,加上現在的儀器相較以往的設備,所需使用的能量較低,也因此增加手術安全性。 -
白內障手術讓長輩卻步 除了怕痛也害怕選錯人工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7824陳逸川說明,過往傳統的白內障手術需要將眼球劃開約0.5至1公分的傷口,才能將混濁的水晶體取出,再植入人工水晶體,術後還需縫合7至9針來固定傷口,且需要1到2周復原傷口。如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的超音波乳化術前無須施打麻醉藥,只需點麻醉藥效的眼藥水,在眼球劃開約0.2公分的開口,便能透過超音波探頭將混濁的水晶體吸取出來,再置入軟式可折疊的人工水晶體即完成。 -
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模糊 可能是選錯人工水晶體惹禍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91631名年約56歲的卡車司機在1年前雙眼出現白內障,當時該名司機考量到預算問題,先針對狀況較嚴重的左眼接受手術治療,植入了一般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用至今年(2020年)初,常覺得開車時看不清儀表板上的數字,上個月進行右眼白內障手術時,選擇植入新一代單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不僅遠處看得一清二楚,儀表板上跳動的數字也比左眼所見清楚多了,讓他大呼解決了1年來的困擾。 -
掌握白內障最佳摘除時機 選對人工水晶體找回好眼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587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目前手術方式已廣泛進展到微創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不須打針、不用縫線,採點麻藥的局部麻醉方式,傷口微小僅0.2公分,將白內障利用超音波的方式震碎後吸出,再置入新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以往傳統手術需費時半小時,現在已縮短成10至15分鐘即可完成,不僅疼痛度降低,術後發炎、感染率也大幅減少,復原也快速。 -
長輩跌倒恐與白內障有關 選對人工水晶體不再視茫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69精華眼科診所院長程維璋醫師指出,當透明無色的水晶體因老化或其他因素,變得混濁且硬化,影響光線的穿透、導致視力模糊,就稱之為白內障。通常隨著年紀增長,到了4、50歲水晶體會慢慢變為淡褐色,初期可能看東西感覺霧霧的、顏色較暗淡或畏光,隨時間流逝,白內障可能會變熟變硬。有不少老人家因為在家裡會不時因碰撞而不慎摔倒;或是吃飯時,發生夾不到菜的情況,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