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眼球
-
視力模糊別拖!視網膜剝離逾2週 恐致永久性視力損害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1911名64歲的李姓女子,去年在住家附近的診所接受白內障手術,原本視力狀況改善良好,但今年5月卻開始出現視力模糊的情形,且越發嚴重。起初親友都認為是續發性白內障,不用太在意,只要再接受雷射手術就可以改善,因此患者沒有積極處理。直到1個月後至診所檢查才發現是視網膜剝離,緊急轉至醫院進行更進1步的評估與治療,後經眼科醫師安排玻璃體切除併增生膜移除手術,術後視力才逐漸恢復。 -
父親節關心老爸眼睛健康 提早揪出常見3眼疾及早治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954忙碌的父親們,有多久沒關心自己的視力健康了?眼科醫師朱智盟提醒,許多成年人會定期安排健檢卻常忽略眼睛健檢。若發現視力模糊、夜間視力變差等狀況,應盡快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眼疾,以保護視力健康,避免惡化。 -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白內障逆轉戰 公開「抗白」心路歷程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789以趙少康先生為例,因長時間閱讀與夜間駕駛需求明確,張正忠醫師規劃「雙眼差異化設計」:右眼植入單焦點人工水晶體,保留部分近視以利閱讀;左眼植入多焦點水晶體,滿足遠、中、近距離視覺。這樣的雙眼互補配置,不僅大幅降低對眼鏡的依賴,也有助提升視覺穩定性與舒適度。 -
生物眼角膜修復醫材 可望為等待眼角膜移植患者見光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11730多歲陳姓男子因角膜潰瘍導致視力快速惡化,但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時間超過半年,術後視力未盡理想,無法回到原先工作崗位。據統計,2023年全國共有682例角膜捐贈案例,但新增移植需求數量超過千人,供需嚴重失衡,如果錯過移植黃金期,術後效果大打折扣。 -
擺脫惱人鼻過敏、鼻塞、打呼免開刀 門診手術快速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39許文龍醫師分享案例提到,門診曾遇有1名女士眼睛突然腫起來,竟是鼻過敏導致鼻竇產生負壓,進而壓迫眼球造成腫脹,有輕微外凸現象;另1名年約40歲婦人,自訴從小就是過敏體質,因夜晚睡覺常常鼻塞,嘴巴都會打開呼吸,但常覺得睡不飽,白天精神狀況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影響工作表現。 -
大學AI導航微創近視雷射矯正新趨勢 精準打造個人視界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072而術後恢復的速度,也因微創傷口,減少以往術後恢復期乾澀不適的狀況。一般情況下,隔天即可恢復基本日常活動。不過,謝旻蒼院長提醒,術後應避免碰撞眼部及讓水流入眼睛,同時遵從醫囑按時點藥,未來每半年至1年定期回診追蹤眼睛健康 -
IIRST年會國際大師齊聚台灣 交流白內障手術最新進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721此次大會的亮點之一,是邀請到全球人工水晶體計算公式的權威人物:澳洲眼科大師Graham BARRETT教授來台。他所設計的「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目前被全球廣泛應用於白內障手術前的人工水晶體度數計算,在台灣更是超過95%的眼科醫師指定使用。 -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54陳逸川醫師指出,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顯微手術,從以前傳統手術進展到現今的微創手術,目前「超音波乳化術」是主流,藉由切開1個2至3mm的小傷口,利用超音波探頭微小高頻率震盪將白內障震碎吸出。不過,若是遇到白內障較熟、硬化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必須調高超音波能量,才能順利吸除,除了時間較長外,對角膜內皮細胞損害也較大,術後易有角膜水腫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