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眼科檢查
-
世界青光眼週!眼科醫師呼籲做好6大措施 防視力小偷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27世界青光眼學會(World Glaucoma Association)訂定每年3月第2週為「世界青光眼週」,今年則訂為 3月12日至3月18日。為了響應,台北榮民總醫院、台灣頭痛學會及愛爾康大藥廠日前共同舉辦「2023世界青光眼週衛教講座」,為今年的世界青光眼週揭開序幕,呼籲大家關注青光眼的威脅,透過1年至少1次眼科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不讓號稱視力小偷的青光眼找上門。 -
青光眼是國人失明原因第2位! 3大高風險族群不可大意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00世界青光眼學會訂出每年3月的第2個星期是世界青光眼週,而青光眼已是國人排名第2的失明原因。有位67歲的黃先生,30年前診斷青光眼,近年偶然遮住左眼一看,赫然發現右眼幾乎看不到。雖有治療眼壓仍忽高忽低,直到接受微創手術才有效控制眼壓。另1位資深病友王小姐,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眼睛疾病,直到頭痛欲裂就診,才發現視野缺損;其後自己時常踩空跌倒,爬樓梯需要扶著邊緣慢慢走,還得要穿運動鞋防止更大傷害。所幸20多年來靠著積極治療控制眼壓,維持視力。 -
糖友血糖失控加速白內障惡化 醫示警不及早治療恐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172白內障是老年人常見的眼疾,一般人在確診輕微的白內障之後,只須點眼藥水及定期回診追蹤。不過糖尿病患就沒有那麼幸運,一位患有糖尿病的65歲男子,剛發現有白內障時,還能看清楚大部分的事物,但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白內障快速惡化,不到三個月他幾乎快要看不見!許多糖尿病患在諮詢白內障手術時,會擔心糖尿病影響到傷口的癒合,謝宏義醫師提到,目前的手術都是微創切口,傷口如筆尖大小,且角膜上幾乎沒有微血管,因此不會流血,安全、癒合速度也快只要遵照醫囑用藥、定期回診即可。不過糖尿病患手術前需更加詳盡的檢查眼睛是否有其他視網膜的併發症。 -
6旬糖友患青光眼不知!未定期檢查 竟引眼中風險失明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7291名60多歲黃太太日前因右眼視野變暗到診所就醫,檢查發現右眼患眼中風併發黃斑部水腫,且還有青光眼和視網膜剝離現象。長安醫院眼科醫師彭書昱表示,經詢問得知黃太太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且右眼飛蚊症的情形已經有很多年了,但一直沒去注意。這次右眼會出現眼中風很可能是平時疏於檢查,導致長期青光眼和糖尿病引起的,而不幸中的大幸是,視網膜剝離的範圍不大,尚未影響到黃斑部。 -
6旬翁雙眼痛!竟患先天性眼疾 靠眼角膜移植恢復視力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45065歲的洪先生因雙眼疼痛、視力模糊就醫,檢查發現患有先天性「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需要接受眼角膜移植才能恢復視力,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沈姵妤利用自動刨刀進行「內皮間質分層」,再將內皮細胞辦植入患者的眼內,待雙眼完成手術後,術後持續追蹤,皆無異狀,現在患者已恢復視力,可以正常生活。 -
全國5千學校停實體課!在家上網課 學童視力怎麼顧?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951現在台北市高中以下的學校已經全面改為遠距教學,教務部統計,全國有5,406園所,已經暫停實體課程,學童又回復2021年3級警戒十分,使用筆電、平板、手機等工具上課的生活。 -
晨起視力模糊看不清! 原來視網膜靜脈阻塞引發青光眼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7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眼科醫師顏竹佑指出,視網膜靜脈阻塞好發族群多半為長者、患有三高以及抽菸的病患。此外,美國眼科醫學會發現,青光眼病患也容易出現視網膜靜脈阻塞,成因主要是較高的眼內壓力導致視網膜靜脈壓迫,使當中的血液循環不佳,進而造成血管內壁組織增生與阻塞。 -
眼睛乾澀、疲勞乾眼症上身 脈衝光雷射救乾眼缺油危機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287眼科醫師朱智盟說明,人體淚膜是由油脂層、淚液層和黏液層所組成,至於該如何判定是否真的為乾眼症,早期針對乾眼症的測試,會透過淚液試紙測試淚水多寡,淚水測試試紙小於5mm即為乾眼症,但近幾年來發現乾眼症應分為淚液分泌減少(缺水型)或油脂堵塞(缺油型)2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