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碳排放
-
台灣正式進入「碳有價」時代 收費對象與費率1次看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58環境部於8月29日公布碳費3子法,包含「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宣告台灣正式走向碳定價時代,鼓勵企業走向低碳轉型,未來政府也將結合公私部門基金,使得碳費制度成為台灣綠色成長的新動能。 -
全球每年浪費10億噸食物 國健署教你善用食材減少廚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863農曆春節將至,圍爐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飯桌上各式山珍海味、澎湃佳餚,都是新年好運吉祥的象徵,但準備過程中,常出現採買過量,導致料理時的果皮、種籽、莖葉等食材廢棄量也隨之增加。其實許多天然食材的部位,都有其特殊的營養成分,所以在新年開春之際,國健署教你運用巧思善加利用食材,不僅增加年菜的營養健康價值,還能減少廚餘,環保愛地球,健康營養「龍」總來。 -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杜拜展開 減少碳排放量成焦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00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目前正如火如荼在杜拜舉行,「減碳」是今年會議的討論重點,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今(5)日發布《2023全球碳預算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創新高,若要維持50%將升溫限制在1.5°C、1.7°C與2°C的可能性,依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能再排放5年、7年及15年的時間。 -
台灣拜耳為落實永續目標 舉辦營養知識課程助弱勢孩童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63台灣拜耳便與台灣兒童少年希望協會及聯合勵馨基金會合作,舉辦「營養健康多一點」知識教育課程,此課程中策劃囊括6大類食物的環境永續餐,而6大類食物之1的全穀雜糧類,則採綠色科技賦能「先知稻」契作的稻米作為米飯,除了讓孩童們吃得「夠營養」,在地落實並兼顧環境永續。 -
多吃蔬果遠離慢性病!蔬果占一半 減碳環保對地球友善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46國內19歲以上成人有8成的人,蔬菜、水果吃得非常少,增加罹患癌症與慢性病的風險。若能增加吃蔬菜、水果的比例,不僅能下降慢性病風險,還能達到低碳飲食目標,更進一步減緩極端氣候帶來的危害。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與國健署、農糧署等單位共同主持「蔬果占一半、地球更友善」記者會,號召超商與速食店等通路,推出多項優惠活動,搭配網路活動與抽獎,吸引民眾更進一步了解自己吃下了什麼。 -
你吃過未來肉嗎?網友讚比素肉好吃 但價格高買不下去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285《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網友熱議「未來肉」相關話題,觀察網路上對於「未來肉」的相關話題討論,許多表態想嘗試未來肉的網友均對於它的「口感與味道」感到好奇,例如1則關於未來肉漢堡的食記貼文中,便有網友留言「想知道植物肉的味道如何」、「還是想吃吃看,好奇人造肉是什麼口感?」由於未來肉大多是由菇類、黃豆等植物原料另經加工而成,部分未來肉品項甚至會加入甜菜根,飽滿汁水在口腔中四溢,讓饕客產生如同肉汁般的獨特味覺體驗。 -
黃豆製品取代肉類減少碳排放 植物性食物愛地球更健康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939為了解決地球暖化,國際刺胳針委員會(The Lancet)提出「植物性食物為主飲食」,強調「讓你的下1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不但能大幅減少碳排放,還有益於健康。 -
中研院廖俊智院長創新生質能源研究 榮獲以色列總理獎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2920以色列政府2月19日宣布廖俊智院長獲得2020年以色列總理獎(The 2020 Samson-Prime Minister's Prize for Innovation in Alternative Energy and Smart Mobility for Transportation),肯定他在創新生質能源研究上的成就,有效結合基礎與應用層次,在生質能源領域獨步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