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磁振造影
-
衛福部推中風口訣 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87衛生福利部推動中風口訣「臨微不亂送醫FAST」:「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 -
背痛難忍不是骨刺 54歲男腰椎被細菌啃出大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84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郭家孝在進行相關檢查後,發現患者脊椎完全正常,僅先透過藥物治療並持續回診,但患者服藥後卻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經由安排磁振造影檢查才赫然發現,患者腰椎第5節的椎間盤竟然有化膿感染情況,就像被細菌吃掉般整個腰椎變得空洞,症狀表現疑似結核菌感染,所幸立即進行手術後恢復良好,目前返家休養。 -
甩開憂鬱焦慮迎接正能量 從書寫感謝信開始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994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書寫感謝信函是個充滿愛的過程,能從經驗及記憶中感受到自我成長、被愛、受照顧、同理接納等較正面的感受,建議民眾應該常抱持著感恩之心,藉由感恩重新檢視自身生活,感受周圍人際的支持與關懷,幫助自己擁有更多的愉悅幸福感,來維持心理健康。 -
陽光男拍照微笑臉僵 竟35歲就罹腦梗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14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腦中風好發於60歲以上中高齡族群,終生發生率是6分之1,但近年來年輕型腦中風個案越來越多,45歲以下中風人數更是逐年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107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腦血管疾病為第4位,共奪走11,520條寶貴性命。中風的失能後遺症會帶給患者生活上的不便,持續就醫也會造成照顧者及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 -
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異常 一定等於罹患攝護腺癌?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95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洪育忠表示,據統計,增加攝護腺癌患者的發生率,以年齡大於50歲、具有攝護腺癌家族史的比例尤高。即便腫瘤生長緩慢,但因個人情況不同,仍須留意癌細胞移轉的風險,攝護腺癌擴散容易移轉到骨頭,並引起下背部、骨盆或臀部疼痛等症狀,呼籲40至50歲間男性,應培養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篩檢及每1到2年進行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因攝護腺疾病和自身荷爾蒙代謝異常有極大關聯,也可進一步做男性荷爾蒙檢查,了解其風險。 -
小動物正子暨核磁共振像儀引進 盼加速新藥研發流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45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指出,這套老鼠專用的高階醫療科技安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部,全國僅有1台,未來將應用於實驗動物的影像分析,加速新藥研發流程,儀器僅限研究用,並不會對外開放治療毛小孩。 -
阿嬤單眼一片漆黑 罕見視神經鞘腦膜瘤險失明
兩性關係 / 女人幫3680黃子倫指出,視神經鞘腦膜瘤是非常罕見且無聲的疾病,發生率在腦膜瘤中僅占1%至2%,多發生於中年婦女身上,雖無立即致命性,生長速度也緩慢,不過一旦發生,就如同眼睛通往腦部的傳導線開關被關掉,剩一片黑;嚴重時還會沿著視神經侵犯腦部或眼球突出,造成更嚴重的眼球運動不良症狀。此外,由於這類疾病與白內障的好發年紀重疊,所以不小心就會誤診。 -
乳房出現小紅疹 竟是癌細胞侵犯脂肪組織
癌症新知 / 乳癌63761名42歲女性洗澡時在左乳房外側上疑似摸到硬塊,最初直覺是伴隨生理期的乳房腫脹變化,不以為意;時隔半年,乳房的皮膚上開始出現小紅疹,硬塊也愈來愈明顯才到醫院檢查。透過超音波與動態磁振造影,起小紅疹的真相,竟是乳癌侵犯到脂肪組織,影響到表面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