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社工
-
善終自主!預立醫療走完自己的人生 家人不受抉擇之苦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502000年開始,台灣通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賦予末期病人拒絕醫療的權利,2016年更是通過亞洲首個「病人自主權利法」,將拒絕醫療權擴及至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等重症患者。2019正式實施自2023年底,已有6.8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vance Directive, AD),大約有2%成人完成簽署,但相較美國約37%的簽署,比例仍偏低。 -
《玩命關頭》「韓哥」姜成鎬不玩命 現身馬偕兒醫送暖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622因為出演電影《玩命關頭》系列角色「韓哥」而走紅的好萊塢明星姜成鎬(Sung Kang)於近日特地安排私人行程,前往馬偕兒童醫院探病,為醫院的孩童加油打氣,並將自己準備好的玩具,分送給各位孩童。並與現場的孩童們合照,給予鼓勵,場面相當溫馨。此外,為了慶祝即將到來的中秋節,韓哥也一同餐與了彩繪文旦的活動。 -
國內社會安全網難建構? 學者直指社區關懷據點待改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04社家署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台共4916處關懷據點,針對銀髮族提供健康促進、餐飲共餐、關懷訪視、電話問安等服務,有學者指出,在社區關懷據點4項業務中,以辦活動、備餐所花費的經費最多,各據點對此均相當認真,相較之下,訪視、問安機能逐漸遭到弱化。 -
馬偕兒童醫院10年來首例 兒童器捐留大愛造福3名重症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22馬偕醫院器官捐贈協調師郭惠娟說明,依器官捐贈條例規定,捐贈者需於腦死判定後才能完成器官捐贈,在獲悉家屬同意器捐後,迅速至器捐平台登錄,並各相關醫院協調師連繫。由於兒童器官捐贈屬實少見,依法為優先與兒童等待者進行配對,若無法完成配對,才會找尋第2順位的成人等待者。 -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女會計師腦死 器官捐贈留大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711名45歲的會計師日前腦部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大出血,後續轉至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急診,經搶救後仍不樂觀,家屬看到她曾簽屬過器官捐贈同意書,與雙和醫院沈筱真社工師討論後,決定完成她遺愛人間的意願,忍痛同意進行器官捐贈。 -
衛生福利部公布首次數位性別暴力調查 男同志風險最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635數位時代上網已成日常生活,但你曾在網路遭受「數位性暴力」嗎?衛福部保護司16日公布我國首次數位性暴力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18至74歲民眾數位性暴力終身盛行率為59.4%,1年內盛行率則為47.7%,其中以男同志(非異性戀男性)風險最高。 -
抗癌不是1個人的事 7家醫院試辦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照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927國健署今(24)日舉辦「家庭同心,癌友放心」記者會,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罹患癌症之後,必須承受身、心、靈與經濟上的重大衝擊,癌友很難獨自承受如此大的壓力,對於初次罹癌1年內的癌友,面臨個人身心重大轉變,家庭支持更顯重要。 -
台灣胎兒異常發生率高 胎兒熱線服務為準爸媽伸出援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816台灣普遍晚婚晚育,且大多數孕婦都會選擇做羊膜穿刺和高層次超音波等產前檢查。在高齡生育以及產前篩檢普及率高的狀況下,胎兒異常的「發生率」及「發現率」也因而雙雙提高。這些懷有異常胎兒的準爸媽們,在孕期就必須提早面對疾病問題及生命抉擇,然而,相關的資訊或公益服務卻付之闕如,使這些異常胎兒家庭往往無從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