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細胞
-
新冠肺炎肆虐民眾怕回診 醫籲:別讓青光眼成視力小偷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240最近新冠肺炎在台灣嚴重肆虐,許多青光眼病患因為害怕上醫院而沒有回診,眼科醫師許粹剛提醒民眾,小心青光眼在新冠肺炎蔓延之際,悄悄地偷走您的視力!在眼科診療路上,常常因為病人輕忽疾病早期徵兆,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讓醫師格外惋惜,青光眼就是個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間的疾病,所以又稱之為「視力小偷」! -
每3秒就有1人罹失智症 台研究團隊找出關鍵基因CCL5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464記不住,也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的時候,該如何面對?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以失智症患者視角帶領觀眾面對失序與混亂的輪迴,東西影視圈許多出色作品皆在刻畫失智症的視角與周邊親人的世界變化,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 -
甩巴掌導致耳鳴眩暈? 內耳受猛烈外力震盪恐留後遺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30李宏信說明,正常情況下,內耳是由耳蝸作為聽覺器、前庭系統是平衡器,因此內耳系統又叫做平衡聽覺器,並有聽覺神經配合平衡聽覺,當內耳受到外力、氣壓影響或淋巴液積水,導致平衡狀態失衡時,前庭系統機能可能因此震傷或破裂,導致產生天旋地轉、噁心、想吐等症狀,患者同時還會併發耳鳴而影響聽力。 -
帕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 逆轉中腦「黑質」異常現生機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0350帕金森氏症是1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發病年齡多落在50至60歲之間,常見症狀有活動緩慢、肌肉僵硬、步行困難、顫抖等。侯泰宇院長說明,帕金森氏症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維持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緩和症狀,但只能補充患者體內的多巴胺濃度,無法抑制退化,且長期服藥有副作用風險。 -
大腦異常遺傳關鍵找到了!原來是泛素蛋白USP11缺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6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特聘研究員、中研院細胞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申如副研究員攜手合作這項跨領域研究,研究發現,人體中的蛋白SOX11不穩定,將導致大腦發育異常。 -
走路變慢可能不只是老化! 巴金森症10大警訊要注意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1「大家最熟悉的巴金森症症狀就是顫抖,其次是動作變慢、姿態前傾、步伐變小。」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兼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主任吳瑞美醫師解釋:「有些患者因為動作慢、關節僵硬,可能會先到其他科別就診,最後才發現是巴金森症。」 -
《孤味》監製徐若瑄傳耳鳴眩暈 疑壓力大、睡眠少所致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482一般而言,眩暈症患者在症狀發作時,會感到天旋地轉、走路不穩,感覺眼前所有景象都在旋轉,且可能伴隨噁心、想吐等症狀,常見的原因有原發性眩暈,如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發炎、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及梅尼爾氏症。此外,還有因為焦慮、憂鬱或氣溫劇烈變化引起的心律不整與眩暈,以及因為視覺異常、腦部或頸部病變所引起的中樞性眩暈,這種通常是最嚴重且治療上較棘手的病症。 -
健保給付迷走神經刺激醫材 為難治型癲癇患者帶來福音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01癲癇患者大腦皮質神經細胞不正常放電,發作時,常昏迷、全身抽搐、一側手、腳局部抽搐或感覺異樣,也可能持續重複同一動作,嚴重影響課業、工作,毫無生活品質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