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細胞
-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288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 -
從2003年抗SARS經驗 談疫情爆發醫護人員恐陷焦慮潮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55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蘇東平主任指出,2003年3月SARS重創台灣醫療體系,356人受到感染、73人死亡,疫情於同年7月初獲得控制,事後研究發現,不少醫療護理人員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重度憂鬱症、恐慌、害怕以及失眠症。 -
他帕金森氏症手抖不停 深部腦刺激手術重拾生活品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60目前在治療上,以左多巴等藥物為主,目的是補充腦部黑質神經細胞死亡後所缺乏的多巴胺,在初期接受藥物治療,症狀均能控制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在數年後產生嚴重的藥物波動及異動症,一旦療效變差,就需考慮深部腦刺激手術。
-
突然想吃零食 研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可能促發需求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910對於人體而言,我們知道當滲透壓升高,身體可能想喝水,當能量不夠,身體可能想吃東西,但第1次在果蠅腦中發現leucokinin物質,同時能驅使渴和餓的慾望,人類也有可能有相同機制。
-
藝人工作壓力大 因眩暈症中斷事業不在少數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637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多種原因都可能引發眩暈,門診中,不少患者為梅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引起,梅尼爾氏症又稱為內淋巴水腫,也常被稱為「壓力病」,過度緊張、焦慮、生活壓力等因素造成內耳血管收縮,血液及養分供應不足時引發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或是內耳三半規管因淋巴液腫脹,壓迫神經而造成眩暈。 -
中研院開發新顯微技術 萬倍放大三維成影透視全腦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4344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由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院士江安世供同開發,陳壁彰師承2014年諾貝爾獎得主貝吉格(Eric Betzig)博士,在新技術下,將生物組織在顯微鏡下變得透明,以掌握單一蛋白質分子的數量及空間分布。 -
耳鳴不見得是內耳問題 也有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之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57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糖尿病患者會容易血管病變,導致神經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耳血管硬化、神經萎縮而引發耳鳴,需從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著手,使內耳循環改善,耳鳴方可獲得緩解。 -
懼高症易有眩暈感? 專家表示問題出在人體平衡系統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5602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現代都市人中有91%的人出現過懼高症狀,其中10%屬臨床性懼高。懼高症最主要感受的症狀之一是眩暈感,這與視覺信息缺乏有關。身處高處往下看會產生恐懼而景象一片模糊,使人視覺信息大減,因而失去平衡,產生眩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