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科技部
-
Google不行台灣來 交大領先全球開發智慧隱形眼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21邱俊誠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智慧隱形眼鏡,感測器採用金作為材質,夾在矽水膠中,配戴者不會直接接觸到感測器,因此對使用者而言,與一般隱形眼鏡並無差異,不會有不適感。 -
中研院跨國合作5年投9億元 徵全球健康長壽計畫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75近年來,在醫療技術、公共衛生、社會經濟發展等領域上出現重大突破,越來越多國家步入高齡化社會,台灣將於2026年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成,到2065年時,每10個人中,就有4個超過65歲,而這4人中就有1人超過85歲。 -
鼻腔幹細胞突破困境 助脊髓損傷患者重新站起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81臺北醫學大學、教育部及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共同合辦「第4屆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研討會」,北醫校友暨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在專題演講中發表脊髓損傷最新療法,患者透過手術合併幹細胞注射,將成功率提升至7成以上。 -
交大與北醫攜手膜蛋白癌症追蹤研究 大數據掀起抗癌新革命
癌症新知 / 乳癌3978交大生科院教授楊進木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但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膜蛋白已被認為與諸多癌症息息相關,如果解開其如何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進而調控生化途徑導致癌症形成,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將對癌症診斷與標靶藥物發展有重大影響。 -
台灣新創公司獲美國FDA認證 AI判讀腦出血只花30秒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61Deep01於2017年獲選進入科技部TIECT矽谷參訪計畫,並於2018年獲選科技部Leap Program,前往美國東岸連接資源,靠著僅有 7人的新創團隊,率先拿到亞洲第1個美國FDA許可。Deep01以深度學習技術開發出腦出血偵測平台,DeepCT能在30秒判斷腦部CT影像是否有出血與出血部位,大大減少急診中腦外傷、中風等處置時間,尤其中風的處置時間只有黃金3小時,能爭取時間便是搶救生命。 -
奈米疫苗仿冠狀病毒 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375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哲銘、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陳慧文及美國德州州立大學組成國際跨領域團隊,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有助於對抗中東呼吸道症候群。 -
胃腸道基質瘤新藥 台灣抗癌研究新紀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7臨床顯示,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50至70歲間為發生年齡高峰,發生部位以胃部居多,占5到6成,其次為十二指腸以下到迴腸,約占2至3成,其餘1成為在大腸、食道等非胃部等部位,另後腹腔也可能會發生基質瘤。 -
醫界與ICT聯手 推動人工智慧發展醫療照護
醫美減重 / 生技線上67第2屆智慧醫療展即將於3月26日在台北開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應用人工智慧打造高效能智慧醫院」,透過國內外150位的醫院院長或高層主管的共同探討,藉此推升人工智慧廣泛地在醫療及照護領域的應用,同時向海外來訪的醫院管理人員推介台灣智慧醫療解決方案,期擴大台灣智慧醫療產品的海外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