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氣品質
-
破除國人過敏迷思 想改善應從「腸」計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91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暨大數據中心主任謝邦昌教授指出,統計近3年來過敏成因以「吸入型過敏」為主,3大常見過敏原分別是:塵蟎、家塵、空氣懸浮粒子。另外,劇烈氣溫變化雖然並非過敏原,卻是誘發過敏症狀的重要影響因子,尤其季節交替時更要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免過敏症狀惡化。 -
初春天氣忽冷忽熱 過敏性鼻炎蠢蠢欲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80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過敏性鼻炎好發於春天及秋天的季節,除了梅雨期間溼度高,成為屋內塵螨、黴菌孳生的溫床;即便不下雨,花粉、PM2.5隨風擴散,空氣品質易達紫爆,成為主要過敏原。 -
多次呼吸困難送急診 竟是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86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副教授林鴻銓醫師表示,依據2018年研究資料顯示,在所有氣喘患者中,約有6.2%屬於嚴重嗜酸性白血球型氣喘,此症狀相較嚴重,目前台灣氣喘患者約200萬人,估計嚴重氣喘人數近12.4萬。 -
防霾口罩分4級 抵禦PM2.5該如何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92這幾天全台空汙嚴重,許多地區警戒值達到紫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空氣汙染對於人體的傷害,遠遠超過所知的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提醒,外出時務必戴上防霾(PM2.5)口罩,機車族常使用的布口罩,則對PM2.5完全沒有阻擋能力。 -
減少室內空汙 擺設盆栽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3細懸浮微粒(PM2.5)為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空汙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在家裡擺設闊葉盆栽,就能改善空氣品質,不過,夏季時臭氧濃度較高,應注意通風和減少陽光直曬。 -
電子菸、加味菸危害孩子健康 政府擬修法改善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77民國108年適逢菸害防制法修法實施10年,我國成人吸菸率從97年的21.9%下降至107年的13.0%,降幅40.6%;青少年吸菸率在國中學生部分,由97年7.8%降至107年的2.8%,降幅達63.8%;高中職學生則由96年14.8%降至107年的8.0%,下降45.7%。顯見依循「菸草控制框架公 -
慎防孩童急性氣喘 經常咳嗽、食慾下降是警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111年僅6歲的小賀近1個月來經常反覆夜咳,後續因症狀惡化,甚至連白天都咳個不停,咳到腹部、肋間肌肉都疼痛不已,直至運動時會覺得喘不過氣才就醫。詢問病史得知從小有異位性皮膚炎,起床時也常有打噴嚏、眼睛癢等情形,檢查身體後發現呼吸心跳淺快,胸骨上區域有凹陷,肺部聽診雙側出現呼吸音微弱與喘鳴聲,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僅92至93%(正常為95%以上),胸部X光檢查發現是因過度吸氣,確診為急性氣喘發作。 -
講座報名/眩暈、鼻炎全解析 李宏信醫師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452如今是個講求凡事快速進步的時代,在壓力與時間不斷的追趕下,現代人文明病越來越多,其中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就是眩暈,過去被認為是老人病,因此大多數人即使有相關症狀發生也置之不理,但現在眩暈已有年輕化趨勢,若不及早治療,一旦使復發頻率增高,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