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氣品質
-
肺癌罹患率高與空汙息息相關 專家提出5大預防策略
癌症新知 / 肺癌3640台大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陳晉興表示,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病患得以透過開刀治癒。傳統肺癌手術及麻醉過程相當複雜,且具有風險性,麻醉科醫師須使用雙管氣管內管以維持單肺呼吸,手術須開胸約20至30公分,切斷肋骨後再進行肺葉切除術,甚至全肺切除術。不僅傷口長、切除範圍大、恢復時間久,且較容易引發手術併發症,術後長期疼痛的比例也較高,讓許多癌友一聽到開胸就畏縮,不敢動刀。 -
早餐店油煙惹民怨 環保署積極推動空汙防制方案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11環保署統計,去年總共受理327件早餐店油煙空汙投訴案件,顯示許多居民不滿早餐店油煙問題,認為這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甚至提高罹癌風險,政府有必要加強管理。 -
胸腔鏡手術只開1個傷口 可同時切除左右肺部病灶
癌症新知 / 肺癌4063根據衛生福利部數據資料顯示,肺癌高居國人癌症死因之首,台灣每年有超過9千人死於肺癌,且每年約新增1萬3千人。一般而言,吸菸為罹患肺癌的高危險因子,但隨著生活形態與空氣品質改變,肺癌好發族群也不再僅是菸癮者及肺癌家族史者。鍾政錦說明,近1、2年診斷出罹患多發性肺癌的患者日益增加,且以無抽菸習慣的女性居多。 -
鼻過敏患者少碰這類食物 懂「挑」食可減少發病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479季節交替之時,除了空氣中溫度與溼度的變化,容易導致鼻過敏患者症狀加劇,就連吃的東西也要特別留意,尤其是寒涼性食材,過敏體質更是碰不得。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到,誘發鼻過敏的原因很多,一旦發作起來,患者苦不堪言,多數時候無法得知確切過敏源,因此如能事先避開常見誘發過敏的因子,就可減低鼻塞、噴嚏連連之苦。 -
入冬三九貼驅除寒邪 但這些人不適合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062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的1種,利用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之一,已有悠久的歷史。 -
掃地機器人恐增室內PM2.5濃度 學童氣喘過敏風險多5倍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277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攜手執行2019年「室內環境品質健康危害因子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結果發現,吸塵類產品啟動時引發的PM2.5空汙紅害,恐增加學童氣喘過敏風險近5倍。 -
使用類固醇眼藥勿超過1周 高眼壓副作用嚴重恐失明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489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彭繼賢表示,假使眼睛受到病毒感染,誘發紅眼、流淚、分泌物增加,確診急性結膜炎,大多會使用類固醇治療,舒緩相關症狀,以降低傳染力;此外,眼睛在嚴重過敏時,也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治療,但不論結膜炎或眼睛過敏,使用類固醇都有危險性,特別是孩童。 -
氣喘藥物搭配維生素D 可望降低幼童發作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11柯延昆醫師解釋,氣喘就是過敏的症狀,當呼吸道接觸過敏物質,包括塵蟎、灰塵、冷空氣等,很可能引起發炎反應,導致呼吸道黏膜腫脹與分泌物增加,維生素D能夠舒緩發炎反應,另一方面來看,也就能降低氣喘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