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空氣汙染
-
身體微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缺氧 血壓升高恐是代償反應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93暢銷書《優氧》作者張安之指出,動脈就像馬路底下的大自來水管、微血管如同家裡水龍頭的小水管,大動脈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廚房的小水管堵住了,就算大水管再怎麼暢通也無濟於事。身體的血液從心臟出來,經過動脈接到微血管,再經由靜脈回流至心臟,身體的每個細胞透過微血管獲得所需的營養和氧氣,也透過微血管將身體的代謝廢物送走,這個現象稱為「微循環」。 -
長期處於空汙環境影響代謝功能 住這裡的人風險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734調查人員發現,此情況只對住在公寓大樓的人產生影響,多數的公寓地處交通要道,較容易有空氣汙染,建築周遭環境、高居住密度、交通等因素,都會影響心血管健康。 -
環境汙染誘發胖小孩氣喘 補充維生素D有幫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16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約有600萬名兒童有氣喘問題,相當於每12名兒童中,就有1個患有氣喘。除了室外空氣汙染,室內的空汙也會造成呼吸問題,例如:抽菸、烹飪時的油煙、燃燒蠟燭或香等,都可能導致症狀加劇和就診次數增加。 -
PM2.5影響身體代謝機制 恐增糖尿病風險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998醫學博士翁國昌表示,台灣死亡危險10大因素中,唯一1個和環境有關係的因素,就是PM2.5空氣汙染,而且占第4位。大家都知道,空氣不好會影響我們呼吸道的健康,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影響所及還包括阻礙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包括糖分的代謝、脂肪的代謝,嚴重還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
防霾口罩分4級 抵禦PM2.5該如何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6292這幾天全台空汙嚴重,許多地區警戒值達到紫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空氣汙染對於人體的傷害,遠遠超過所知的疾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提醒,外出時務必戴上防霾(PM2.5)口罩,機車族常使用的布口罩,則對PM2.5完全沒有阻擋能力。 -
減少室內空汙 擺設盆栽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3細懸浮微粒(PM2.5)為致癌物質,如何減少空汙已經成為全民運動,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如果在家裡擺設闊葉盆栽,就能改善空氣品質,不過,夏季時臭氧濃度較高,應注意通風和減少陽光直曬。 -
不抽菸女性罹患肺癌比率增 恐與環境空汙有關
癌症新知 / 肺癌51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越來越多,各國皆然。新光醫院一般醫學科主任徐培菘表示,女性肺癌發生率明顯上升,可能和空汙、二手菸、油煙等環境的危害有關。 -
電子菸、加味菸危害孩子健康 政府擬修法改善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277民國108年適逢菸害防制法修法實施10年,我國成人吸菸率從97年的21.9%下降至107年的13.0%,降幅40.6%;青少年吸菸率在國中學生部分,由97年7.8%降至107年的2.8%,降幅達63.8%;高中職學生則由96年14.8%降至107年的8.0%,下降45.7%。顯見依循「菸草控制框架公